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中心动态 > 正文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简报2016年第3期
作者:2016-11-01时间:2016-11-01来自:反思与奠基

目录

1.本中心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优秀基地。
2.孙正聿应邀参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3.孙利天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4.孙正聿新著《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出版。
5.《光明日报》刊发关于孙正聿的专题报道。
6.孙正聿在《求是》2016年第7期发表论文。
7.孙正聿在《哲学研究》2016年第6期发表论文。
8.孙正聿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
9.孙正聿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
10.吉林电视台播出孙正聿关于“有理讲理”的系列讲座。
11.孙正聿为团中央理论中心组讲座。
12.邴正参加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
13.孙正聿参加教育部社科司召开的基地主任座谈会。
14.孙正聿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学术研讨会。
15.邴正做一系列专题报道。
16.中心成员参加一系列社会活动。

1.本中心被评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优秀基地。

5月30日,教育部公布了2015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被评为优秀重点研究基地。根据《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和《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委托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依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系统”,对教育部151所重点研究基地自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0日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测评,测评结果优秀的重点研究基地30个,合格的重点研究基地113个。在本次评估中,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术片中排名第二。

2.孙正聿应邀参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17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心主任孙正聿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返校后,孙正聿在吉林大学主办的座谈会上讲述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并在《党建》杂志发表了自己的感言。

3.孙利天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之际,吉林省委组织部表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我中心副主任孙利天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新华网、人民网、搜狐网、吉林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孙利天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吉林大学党委组织部以《孙利天:学海无涯上下求索》为题总结孙利天的先进事迹,并组织全体党员进行学习。

4.孙正聿新著《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出版。

中心主任孙正聿新著《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于2016年3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入选201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系中心入选文库的第四部著作。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活动方式,并通过具体论证哲学对构成思想的基本信念、基本逻辑、基本方式、基本观念、哲学理念的前提批判,展现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本书的重要意义是为理解哲学提供新的解释原则,并以这种解释原则展开对思想的前提批判,推进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5.《光明日报》刊发关于孙正聿的专题报道。

《光明日报》2016年5月28日创办“中国话语·中国学人”专栏,“抒写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投身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伟大实践的感人故事和优秀品格”,并在头版刊发了关于中心主任孙正聿的专题报道《用现实活化理论用理论照亮现实——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长期坚守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心路历程》。

6.孙正聿在《求是》2016年第7期发表论文。

中心主任孙正聿在《求是》2016年第7期发表论文《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这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套话,更不是一种狭隘的宗派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它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力量,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和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在于它是真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在于它为创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提供了最坚实的理论支撑。

7.孙正聿在《哲学研究》2016年第6期发表论文。

中心主任孙正聿在《哲学研究》2016年第6期发表论文《存在论、本体论和世界观:“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辩证法》。作者认为,哲学意义的存在论、本体论和世界观,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于“存在”、“本体”和“世界”的实证知识,而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实质内容的反思性的哲学理论。作为历史性的思想和思想性的历史,哲学的世界观是以理论形态所表征的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它既是反思存在的存在论,又是追问存在的根据的本体论,由此构成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否定性统一的辩证法。辩证法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基本问题”的存在论、本体论和世界观“三者一致”的哲学理论。

8.孙正聿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

中心主任孙正聿发表于《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的论文《标准与选择:我们时代的哲学理念》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文中提出时代的哲学理念,集中地体现着时代的哲学精神。人类的哲学思想,以“层级”性和“顺序”性两种基本方式关切着人类自身的存在。这两种基本方式,其根本区别,是如何处理人的生命活动意义上的“标准”与“选择”这对范畴的相互关系。哲学理念总是不仅“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而且“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意义上的标准。在这一意义上,“中国梦”这一新的时代精神和时代主题,既是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标准的集中体现,又是当代中国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9.孙正聿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

4月,中心主任孙正聿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以《马克思与我们》为题发表了一次精彩演讲。他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入手,深入浅出地用马克思理论彻底性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理解社会、理解历史、理解未来。这次演讲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光明日报》2016年7月7日第11版“名家·光明讲坛”发表了中心主任孙正聿在吉林大学的演讲《马克思与我们》。

10.吉林电视台播出孙正聿关于“有理讲理”的系列讲座。

为深入实施“植根”工程,打造“有理讲理”理论宣传品牌,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好地覆盖社会、深入人心,由省委宣传部、吉林电视台联合推出的科学理论大众化栏目《有理讲理》,4月18日起在吉林卫视正式播出。
《有理讲理》首期节目,由中心主任孙正聿主讲。孙正聿的讲授抽丝剥茧、引经据典,为观众深入阐述理论的特性和功能,引导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撑理想信念、守护精神家园。孙正聿共为该栏目做12期讲座。

11.孙正聿为团中央理论中心组讲座。

4月8日下午,团十七届中央书记处举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主持集体学习并讲话。中心主任孙正聿围绕主题进行了讲解。讲解的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及其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现实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12.邴正参加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

5月11日,中心研究员邴正参加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

13.孙正聿参加教育部社科司召开的基地主任座谈会。

6月15日,教育部社科司在京召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座谈会,中心主任孙正聿出席会议,并作为优秀基地主任代表以“坚守和引领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为题作大会发言。

14.孙正聿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学术研讨会。

4月9日,中心主任孙正聿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创刊号首发式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讨会”,并以“从实践观点看价值问题”为题作大会发言。

15.邴正做一系列专题报道。

        4月16日,于安徽大学出席“2016年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协调发展”,并做主旨报告;
        4月20日,为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做“规划十三五谋划新发展”专题报告;
        4月23日,为长春文化论坛第100期做“信息时代的传播文化”专题报告;
        5月22日,为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管理学院做“中国梦与当代文化发展”专题报告;
        5月26日,为中共吉林市委做“提高领导艺术改进工作方法”专题报告;
        5月27日,为吉林省人社厅做“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专题报告;
        6月14日,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做“当代文化发展”专题报告;
        6月29日,为吉林省招生考试院做“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专题报告;

16.中心成员参加一系列社会活动。

        4月1日,中心研究员邴正于江苏省丹阳市出席纪念匡亚明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5月6日,中心主任孙正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全国政协在吉林的专题调研会,并在座谈会上发言;
        5月13日,中心研究员邴正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席“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
        5月14日,中心研究员邴正于北京师范大学出席中国文化网络传播首届高峰论坛;
        5月31日,中心研究员邴正出席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6月4日,中心研究员邴正出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共享发展理念与中国实践”课题论证会;
        6月13日,中心研究员邴正出席“创新改变世界、创业改变生活”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启动大会;
        7月14日,中心副主任孙利天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作家培训班”作“人性的探索与表达”学术报告。

    • 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可以转载,或者已经得到本站授权外,请勿转载!

    •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文章、图片及非本站版权所有的影视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