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中心动态 > 正文
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委员:高等教育需要彻底分类导向
作者:2016-03-18时间:2016-03-18来自:反思与奠基

光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李平沙)“高等教育需要彻底的分类导向,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今天下午,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孙正聿委员朗声说道。这位年过七旬的哲学家、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以其严谨的逻辑,清晰的思路,生动的语言“把脉”当前教育改革。

  在他看来,抽丝拨茧谈错综复杂的教育改革,首先必须树立鲜明的教育理念。“理念决定着整体战略和改革方向。教育一方面是把人培养成具有健康人格的公民;另一方面,是把人培养成有一个特殊技能和才能的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这两方面的结合,简言之,教育就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某种人’。”

  在这个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当前的教育改革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方面都要有针对地做出改革。

  对于基础教育,他认为做好“基础教育+”至关重要。“基础教育要抓住培养人基本目标,做好基础教育+文化基础,为将来成为人的职业化打好基础,它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的基本素质。”

  对于高等教育,他则用了“壮士断腕”来形容当前高等教育进行分类导向的必要性。“一方面是上的去的培养理论研究性人才;另一方面下得去培养应用操作性人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用开放发展的理念,指导有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然而,在全社会的教育理念还未完全转向之时,教育改革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大量高等的职业学院,我们需要很多的高级蓝领。可是家长们能都接受吗?老师们能够适应吗? 学校真的能按照这个来做?谈何容易呢?”孙正聿委员同样表达了担心。

  “总之,教育改革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无论如何中国要想繁荣富强,要想真正的发展起来根基是在教育。”谈及未来,孙正聿委员的话掷地有声。

    • 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可以转载,或者已经得到本站授权外,请勿转载!

    •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文章、图片及非本站版权所有的影视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