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中心动态 > 正文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2014年第1期简报
作者:2015-06-21时间:2015-06-21来自:反思与奠基

 2014年第1期(总第39期)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2014年1月8日

 

目      录

 

1、中心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的“思想中的时代”学术研讨会。

2、孙正聿参加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出版。

3、孙正聿获全国微课大赛特别奖及省级特别奖。

4、孙正聿被聘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5、孙利天被聘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

6、张盾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

7、贺来教授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8、王庆丰教授在《哲学研究》发表论文。

9、孙利天教授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10、孙正聿访谈录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报》转载。

11、孙正聿为吉林省“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作报告。

12、孙正聿、孙利天系统讲述“构建精神家园,享受人生智慧”。

13、孙正聿、孙利天、贺来受聘为“终南文化书院”顾问。

14、孙正聿、贺来被聘为东南大学客座教授。

15、王庆丰教授参加第十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

16、中心成员参加第十三届马克思哲学论坛。

17、中心研究员赴西南大学参加“新时期高校哲学教育与研究改革研讨会暨全国哲学院/系主任联系会”。

18、中心研究员在复旦大学参加“西方哲学:历史性与当代性”学术研讨会。

19、姚大志教授、王立教授参加“何为政治哲学”专题学术研讨会。

 

1.中心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的“思想中的时代”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由《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和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承办的“思想中的时代”——中国思想理论反思与创新四刊论坛11月23——24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办。孙正聿、孙利天、贺来、姚大志、张盾和王庆丰参会。孙正聿代表与会专家致辞。此次论坛主题为“思想中的时代”,与会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语境中,如何推进中国学术思想的原创性生产,推进中国理论的创造性建构,如何从理论上深切把握“思想中的时代”,进一步探索中国理论创新道路进行了深入研讨。

 

2.孙正聿参加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出版。

孙正聿教授参加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于2013年12月底出版,该书由首席专家袁贵仁主持编写,以理论联系实际的鲜明特色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部发出通知,要求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这部读本。

 

3.孙正聿获全国微课大赛特别奖及省级特别奖。

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的课程《哲学的追问》获全国微课大赛特别奖。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参加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经过校内外师生的广泛投票与评选。《哲学的追问》获得吉林大学此次大赛的特别奖。《哲学的自我追问》是融趣味、深刻、易懂、启迪为一炉的微课,教师具备哲学大儒风范,语言表述逻辑严密,极富哲理。孙老师在短小的微课中,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地阐释了如何对哲学本体追问,展示了自身深厚的哲学积淀与人生体悟,以“一纵两横”为切入点,对庞大的哲学体系进行了浓缩读解,以哲学史为“一纵”,以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及当代哲学观为“两横”,立体化奠定了把握哲学追问的坐标体系,高屋建瓴地概括了八种哲学观,指出马克思的实践论说是最为合理的哲学观,促进了学生的哲学思维、思考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孙老师的授课充分体现了大学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精神的引领与智慧的启迪。

 

4.孙正聿被聘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被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决策咨询和顾问机构,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德高望重的知名专家组成。

 

5.孙利天被聘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孙利天被聘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聘任,每届任期5年。

 

6.张盾教授的《超越审美现代性——马克思的政治美学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张盾教授承担的《超越审美现代性——马克思的政治美学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项目编号为13AZD028。该项目主要涉及哲学、艺术学、马列·科社等学科,将在马克思政治美学的理论基础和学科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视域出发,以近现代思想史的内在逻辑为依托,以当代社会文化结构的最新发展为背景,广泛借鉴国内外学界的研究成果,重新考察审美现代性,从而对该问题提出创新性的理论阐释。

 

7.贺来教授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贺来教授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5期的论文《“后形而上学”与哲学的合理存在方式》,被《新华文摘》2013年第18期全文转载。文中提出当代哲学的“后形而上学”思潮对哲学的当代合理存在样式提出了尖锐挑战。“后形而上学”不仅从理论上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内在困境进行了自觉的反思,而且把“形而上学的命运”与“现代社会的命运”内在结合起来,认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理论原则之所以必然走向终结,根源于它与现代人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的特点之间不可克服的冲突。拒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与理论原则,与捍卫现代人生活的价值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在“后形而上学”条件下,哲学将从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的高高在上的“立法者”和“主宰者”转变为内在于现实生活的“诠释者”与“推动者”,将从“唯我独尊”的“思想垄断者”转向为哲学存在样式的多样化与民主化,哲学的反思批判将从“外在超越”转向“内在超越”。这一切,都将使得哲学合理的存在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关注并研究当代哲学的“后形而上学”倾向,对于实现当代中国哲学的理论自觉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8.王庆丰教授在《哲学研究》发表论文。

王庆丰教授在《哲学研究》2013年第9期发表《海德格尔思想谱系中的实际性解释学》一文。文中指出海德格尔1923年的夏季学期讲座《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在海德格尔思想发展史上居于一个关键的位置,它上承海德格尔思想的开端,是弗莱堡早期(1915-1923)的思想总结。它下启海德格尔马堡时期的思想,直接导致了《存在与时间》的诞生。1926年,海德格尔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写成了巨著《存在与时间》,这和弗莱堡早期的思想积累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有了《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这一理论基础,《存在与时间》才水到渠成。海德格尔曾经指出《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实际上构成了《存在与时间》的“第一笔记(草稿)”。那么,在何种意义上《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影响甚至规定了《存在与时间》,实际性解释学如何使现象学的存在论成为可能,这成了海德格尔思想发展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关节点。实际性解释学可以说是海德格尔思想的秘密发源地,在根本性的意义上决定了海德格尔未来思想的发展。因此,在整个海德格尔思想的谱系中,对实际性解释学的澄清,就是澄清海德格尔的思想开端、哲学道路及其理论旨趣。

 

9.孙利天教授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孙利天教授、高苑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7期的论文《多元与超越——人类的理性信念和历史理解》,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12期全文转载。文中指出当下多元的历史叙事,存在着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戏说、解构和涂抹,这种后形而上学的历史观念根源于人类理性信念的变化。作为用规律和概念的方式把握历史的哲学叙事,需要超越多元的、细节的、琐屑的真实,超越其可能具有的生活的意义、经验科学的意义,而把握历史的范畴意义、哲学意义。无限的理性信念和历史必然性信念,是我们理解历史和回答当代世界问题的不可或缺的哲学维度。

 

10.孙正聿访谈录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报》转载。

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发表于《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9期的文章《从哲学角度看中国当代文学——孙正聿教授访谈录》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孙正聿教授在该文中指出:作家的创作跟他的生活境遇、当时的社会思潮以及哲学理念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评价中国当代文学,应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定位,同时,还应用"时代性"来衡量。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学则是时代精神的敏感神经;哲学有贴近科学的一面,但它又和文学一样是关于"人"的学问,一样是在讲它对人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文学,可以更为理性地思考文学的本质,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和功能。

 

11.孙正聿为吉林省“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作报告。

2013年10月29日下午,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吉林省教育厅、中科院长春分院、吉林省社科院和吉林大学联合举办的“2013年吉林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我校南岭校区礼堂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省高教工委副书记席岫峰,中科院长春分院副院长李冰,我校党委副书记蔡莉出席了报告会。孙正聿教授以“科学研究要用心于‘真’”为题,围绕“真心,抑制不住的渴望”“真实,滴水穿石的过程”“真切,举重若轻的洞见”“真理,剥茧抽丝的论证”四方面为与会师生做了一场深刻生动的报告。孙正聿教授强调,科学研究的过程要做到“文献积累,得道于心;思想积累,发明于心;生活积累,活化于心”,他借用国学大师王国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生三境界的总结,形象描述了科学研究的重复性、改良性和创新性三个层次,意在强调科学研究“非有意为之,偶意得之”的深刻要领。他希望青年师生要“取法乎上”,尊重自己,自觉摒弃学术不端、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尊严。孙正聿教授的报告展现了他追求崇高理想、献身崇高事业、完善崇高人格的精神魅力,以他的大气、正气、勇气为广大师生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上树立了崇高典范。

 

12.孙正聿、孙利天系统讲述“构建精神家园,享受人生智慧”。

 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社科联主办的“长白山讲坛”,自2013年7月至12月,推出“构建精神家园,享受人生智慧”系列讨论。首席讲座孙正聿、孙利天分别讲述了“生活世界与精神家园”、“理论自信与精神家园”、“哲学智慧与精神家园”、“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现代文明与精神家园”和“中国梦与精神家园”等六个专题,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多家媒体报道这些讲座,吉林电视台、吉林教育电视台播放了讲座录像。

 

13.孙正聿、孙利天、贺来受聘为“终南文化书院”顾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终南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11月24日同时成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陈治亚和巴黎大学教授、欧洲跨文化研究院主席阿兰·李比雄教授为跨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副主任孙利天教授、贺来教授受聘为“终南文化书院”顾问。

 

14.孙正聿、贺来被聘为东南大学客座教授。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作为主要协同单位,与东南大学伦理学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中心”成立后将把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引入人文科学尤其是道德哲学的价值关切与思辨研究,在学术和现实层面努力解决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发展的前沿性问题。“中心”还将致力于建成国内“四个第一”,即第一个伦理实验室、道德国情调查中心、伦理关怀中心和社会风尚研究与管理中心”。同时,孙正聿、贺来被聘为东南大学客座教授。

 

15.王庆丰教授参加第十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

2013年12月20日-21日,第十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现当代转化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杂志社、《哲学动态》杂志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5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我中心专职研究员王庆丰教授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作了题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旧邦新命》的大会主题发言。

 

16.中心成员参加第十三届马克思哲学论坛。

2013年10月26—27日,第十三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北京大学刚启用不久的人文学苑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经典与当代”。我中心孙正聿、孙利天、贺来、王庆丰等出席研讨会,孙正聿、孙利天、贺来作大会发言。此次论坛旨在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发展的探索历程,直面当代世界的新形势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新问题,重新解读并激活马克思的经典文本,进而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相关研究,切实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17.中心研究员赴西南大学参加“新时期高校哲学教育与研究改革研讨会暨全国哲学院/系主任联系会”。

 由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主办的“新时期高校哲学教育与研究改革研讨会暨全国哲学院/系主任联系会”于2013年11月9-10在西南大学召开。中心研究员姚大志教授应邀参加会议。该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哲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姚大志教授在会议上发言并在会后为厦门大学的学生作了一系列的学术讲座,受到广泛好评。

 

18.中心研究员在复旦大学参加“西方哲学:历史性与当代性”学术研讨会。
    2013年10月25日-28日,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西方哲学:历史性与当代性”学术研讨会再复旦大学召开,中心研究员李大强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提交名为《事实与真》的会议论文。

 

19.姚大志教授、王立教授参加“何为政治哲学”专题学术研讨会。

 2013年11月15日,“何为政治哲学”专题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姚大志教授和王立教授参会。姚大志教授做《什么是政治哲学》主题发言。王立教授做《论分配正义》专题发言。

 

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送:校领导、校长助理、学校相关部门、相关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张盾                电子信箱:zhangdun@sina.com

 

    • 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可以转载,或者已经得到本站授权外,请勿转载!

    •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文章、图片及非本站版权所有的影视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