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讲坛精神家园讲师专访——孙利天
作者:2015-06-21时间:2015-06-21来自:反思与奠基
长白山讲坛精神家园构建板块第四讲“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讲座将于11月12号上午9点在省宾馆一楼大剧场开讲,主讲嘉宾为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匡亚明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利天。近日,本台记者姬楠围绕讲座主题与理论建树对孙教授进行专访,请听报道。
孙利天,1996年当选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学科专家,2002年任吉林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委员,2004年当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011年被选为吉林省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组成员。2010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创建者。由他主讲的长白山讲坛精神家园将分三讲进行,三讲主题分别是传统文化和精神家园、现代文明和精神家园、中国梦和精神家园。孙利天: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去交流一些对理论问题、现实问题的一些思考。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吉林人,也希望通过这个机会为吉林的理论宣传文化事业做工作。三讲涉及范围广,从传统文化这是古,到现代文明这是今,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中,现代文明也涉及到对西方现代文明的一些了解,古今中外,是一个庞大的话题领域。
在三十多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中,孙利天教授认真学习体会、自觉继承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学术传统和学术风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主题、风格和个性,取得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共出版《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现代苦难哲思录》、《死亡意识》4部学术专著。现在,孙利天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对于本次主讲长白山精神家园讲坛的传播效果,孙利天有自己的期许:“力求在这三次讲座中,一个是真正贴近当代年青人的心理。第二点逼迫我对重要的现实理论问题去做出一些思考。第三具体到哲学专业,一是向公众传播一些哲学知识,二是多少改变公众常识性的哲学理解,真正对哲学和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的内在关联有一些显示,从而使人们对哲学能够更喜欢一些。”
来源:吉林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