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讲坛首席讲座专家孙利天谈如何让公众接受晦涩难懂的科学理论———担水劈柴皆有妙道空洞是因道理没参透来源: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本报讯(记者 毕继红) 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整合省内社科理论资源打造的“长白山讲坛”已经讲过三讲。“长白山讲坛”2013年度开设理论政策解读、人文社科知识普及、精神家园构建三个主题板块,届时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专家学者将做系列主题报告。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匡亚明特聘教授、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孙利天被聘为“长白山讲坛”的首席讲座专家。11月8日上午,在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匡亚明楼内,记者采访了61岁的孙利天教授。
教学:他的课永远也忘不了
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老师们公认的“贫矿”、“鸡肋”,学生不愿听,老师不愿讲。而孙利天教授在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当年他的学生如今聚在一起回忆大学时光的时候,谈论孙利天教授的政治理论课。有学生回忆说:“孙老师讲课从来不拿教案,一只手拿粉笔,一只手拿烟,讲起课来滔滔不绝。他深厚的学术功底,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们永远也忘不了。”
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孝廷教授曾经旁听了孙利天一个学期的硕士生课程。刘孝廷给出了这样评价:“他是中国哲学界讲课最明白的老师。”
学术:研究成果产生较大影响
在30多年来的教学和研究中,孙利天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主题和风格,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共出版《死亡意识》等四部学术专著,发表论文百余篇。《死亡意识》获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一等奖,吉林省政府优秀图书奖,其他3部均获学校年度最高奖。孙利天曾多次承担教育部的重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现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孙利天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他对当代辩证法理论所做出的一系列全新阐释,在该领域处于国内领先。
还承担较多社会学术工作
自参加工作以来,孙利天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较多的社会学术工作。
2004年孙利天当选首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九年以来他过程参加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的选题、评审、中期检查和成果鉴定,参加各类会议10余次;积极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和重要文件的咨询;长期兼任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和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学者”特聘教授。
2007、2008、2011年中国校友会网三次评选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他都名列其中。
周二的讲座将从三个方面阐述精神家园
11月12日9时在省宾馆一楼大剧场,孙利天教授将做“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的讲座。随后还有“现代文明与精神家园”和“中国梦与精神家园”。如何能让公众接受大家都觉得晦涩难懂的科学理论,孙利天说,“空洞是因为道理没参透”,联系实际是对理论很高的要求。他举例说,哲学其实有具体普遍性,能具体化,包含到日常生活,比如担水劈柴,古人讲担水劈柴皆有妙道。他以“庖丁解牛”的故事举例讲:理解透了就能游刃有余。
(原标题:担水劈柴皆有妙道空洞是因道理没参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