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物质生活好了 我们用什么追求精神幸福?
作者:2015-06-21时间:2015-06-21来自:反思与奠基
城市晚报讯 餐桌之上,金钱与性成了饭后的谈资;肚子饱了,心灵与精神却沉浸在空虚之中,人们开始变得耻言理想、蔑视清高,我们与幸福似乎愈来愈远。那么,追求幸福,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理想信念是我们追求幸福的必需品。”昨日,长白山讲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想信念”专题讲座中,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围绕“信仰、信服、信心、信念”,用哲学的语言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带给人们震撼、思考和回味。
用理想信念武装精神家园
“这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出了问题,我们的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孙正聿说,生活富足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却开始出现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人们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却与精神世界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擦身而过。此时,我们需要理论信念来武装自己,进而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理想信念是不会自发产生的,必须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来培养我们的精神家园。”孙正聿教授指出,要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做到理论自觉,其次要做到理论自信。“这两点才能真正地用理论支撑我们的理想和信念。”
经验代替不了理论
“没有理论的支撑,就不会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孙正聿教授从理论支撑理想信念、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以及用理想信念构建精神家园三方面,给现场听众一次全方位的精神洗礼。“理论就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各种概念系统,它和经验常识不同,经验常识是零散的,而理论必然是系统的,他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概念系统。”孙正聿说,工作经验不能够代替理论学习,如果用经验代替我们的理论,我们就失去了理想信念的稳定性、坚定性和确定性。孙正聿教授用五句话与大家共勉:健康的体魄是锻炼出来的,真实地本领是钻研出来的,美好的心灵是修养出来的,成功的人生是拼搏出来的,伟大的理想是我们共同奋斗出来的。
把理想信念和为民服务结合起来
现在,很多党员都是年轻力量,他们对我们党的历史不是很熟悉,对我们党追求信念理想的过程不是很熟悉,面对这两个不熟悉,怎么办?吉林省委党校副校长周知民教授表示,最好的办法就是教育。周知民表示,把理想信念和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就能够变成一个内在的、扎实的实践过程。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孟繁春则表示,理想信念是解决“四风一顽症”的一个推动力,省直机关作为第一次群众教育路线的先行单位,一定要将搞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并贯穿到整个工作的全过程,为深入搞好群众路线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记者 李纳/报道 吴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