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出席中共中央编译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成立学术研讨会暨《新马克思主义评论》首发式
作者:2015-06-21时间:2015-06-21来自:反思与奠基
人民网北京8月17日电(记者 秦华)16日—17日,中共中央编译局召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成立学术研讨会暨《新马克思主义评论》首发式。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孙正聿,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俞吾金,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异宾,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峰,江苏师范大学校长任平,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梁树发等嘉宾代表致辞,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揭牌仪式
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在讲话中指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中央编译局为有效利用自己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加强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央编译局深入贯彻中央制定的“两个服务”“三个并重”和增强“四个属性”工作方针,加强中央编译局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理论界占居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传播译介到深入探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始终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个进程,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出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进行理论创新和思想解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中国学人更加具体地了解当代人类的时代精神和思想精华,有效地拓展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视野和思想领域,为中国学术界提供了一整套较为先进的学术术语和观念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强与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界的联系,是中央编译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成立后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而应做的重要工作。
衣俊卿强调,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的成立,为进一步发挥中央编译局的优势,进行内部资源整合,增强中央编译局的对外开放度,搭建广泛的学术平台,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希望中心在未来的研究中将理论和现实相结合,建立开阔的全球化视野和历史全景,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多做贡献,多出成果。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主持了中心成立大会,并宣读了研究中心成立决定及中心机构领导名单。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各地享誉盛名的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就“新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学术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