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利天教授论文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作者:2015-06-21时间:2015-06-21来自:反思与奠基
孙利天教授、张岩磊发表于《长白学刊》2011年第1期的论文《哲学的人性自觉及其意义——中西马哲学会通的一个内在性平面》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12期全文转载。
作者首先在文中指出,自黑格尔之后,一种致力于构建可包罗万象的大全式的体系化的哲学工作已无可能,但是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其时代精神的精华,要构建当今时代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或者说要构建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可以走向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那么,中、西、马哲学的会通问题就是一个不可规避的问题。
接着,作者在人性自觉这个内在性平面上,对两千多年以来的中、西传统哲学和马克思及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想进行了一个精准的勾勒,得出一个概略的哲学地图。哲学从人性的“混沌”中开展出不同向度的理性平面,为人们带来自我理解的概念框架。西方古典哲学对人性的理性自觉,中国传统哲学对人性的德性自觉,马克思和后现代哲学对人性的社会性自觉,等等,既都有自然人性的客观依据,也都是自觉判断,是规划和引导人类文明的希望和理想。从马克思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来讲,自觉到理论理性的神奇和高贵,我们就有可能成为配得上人间高尚之物的思想家;自觉到道德理性的纯洁和高尚,我们就有可能真诚地践履笃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自觉到社会性的强制和压抑,我们就有可能成为敏锐的批判家、革命家。总之,哲学是人性的自觉,哲学引导我们更深刻地体验我们的本性,更全面地发展我们丰富的人性。(哲学社会学院资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