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房子是结婚重要条件”的调查结果,省政协常委、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邴正表示——
“婚姻是和人生活,不是和房子结婚。”昨日,本报报道《长春娶媳妇儿 需花多少钱?》引起省政协常委、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邴正的关注。他表示,将房子作为恋爱砝码是拜金的表现。
同时,针对目前在年轻人中,“富二代”、伪娘受追捧等畸形的社会问题,邴正也给予了剖析。
【关键词:婚恋观】
案例 房子是结婚的最重要条件
2月14日本报“情人节婚恋成本调查报告”显示:86%的受访者表示,有房是准备结婚的最重要条件,39%的受访者表示,在目前的结婚条件中,物质最重要,58%的受访者认为能和自己一起“白手起家”的女孩子越来越少。
另一组调查数据显示:40%的受访者认为,在长春娶个老婆总成本在20~30万元,41%的受访者表示,越来越高的结婚成本,让普通家庭“吃不消”
剖析
关键是选对人 不是选房子
记者:一组数据很残酷,也很现实,它透露的是正常的婚恋观吗?
“这得从两方面看,因为婚姻和恋爱有联系又有区别。”邴正说,恋爱以情感为主,其潜在目的是婚姻,而完全不考虑物质基础的恋爱,可能会对今后的婚姻产生影响。而婚姻比恋爱复杂,需要两个人长期、共同生活,所以对生活条件和物质基础有所考虑也是必然的。
“但是,要看考虑到什么程度。”邴正表示,即使在发达国家,成家的基础不必都是有自己的独立住房。同样,在我国看,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如果没有父母支持,也很难拥有自己的住房,即使是高收入行业。
“如果在恋爱阶段,就把有没有房子作为一个前提,这就是拜金主义的表现,也是婚姻观的倒退。”邴正说。
“正确的婚恋观应该是理性的、客观的,是有恋爱做基础的。仅仅考虑物质条件的婚姻是不牢固的,婚姻是和人来生活,而不是和房子结婚。”邴正说。
同时他表示,年轻人是不断发展的,如果其有能力,有抱负,最终会拥有自己的房子,给另一半带来幸福。在他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当初两个人结婚时,没房子,住学生宿舍。经过几年、十几年发展,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现在不仅有了房子,过得很幸福,还成为成功人士。
“如果对方是个没有能力和追求的人,即使他有房子,你也可能和他一辈子住在这里。即使你需要的是物质条件,那从这样的结果看,也是不成功的。”邴正表示。
【关键词:富二代】
案例 四年“大学账单”84万
在百度,搜索“富二代”三个字,用时0.012秒,跳出45,100,000条结果。
本报2010年3月27日曾报道,我省毕业于珠海某独立学院的李雷(化名),四年“大学账单”是84万余元。其中,交女友15万,学费6.28万,应酬14.4万,路费8.768万,旅游12万,服饰6万,吸烟3.358万,电话费4.56万,摆事1万,手机6.9万等。
李雷随身携带的两部手机价值近万元,一根台球杆价值5000多元,一个包价值1000多元。李雷还曾用“醉生梦死”来概括自己的大学生活。他表示,如果能重来,他会选择另一条路。
剖析
社会转型导致炫富出现
记者:现在有一个怪现象,提起“富二代”三个字,很多同龄人都会艳羡,年轻人的价值观似乎变了味儿?
“这确实是一种不健康、不正常的现象,造成这样的价值观,其原因是社会价值导向出了问题。”邴正说,比如,现在很多影视作品在炫富,各种场景、情节都在展示奢侈豪华。
社会上的另一种氛围也对这样的价值取向推波助澜,一些小区、酒店、商场取名不是帝,就是王,要么就是皇、富、豪的。
“当然,我们不要过多地指责富二代,毛病没有出现在这些孩子身上,毛病出在社会和家庭身上。”邴正表示,我国从极度勤俭的社会转入消费型的社会,文化上不适应,导致炫富的现象出现。
同时,由于法制不健全,社会存在特权意识,认为只要你有钱、穿名牌、开豪华车、进出高档酒店消费,就会被高看一眼,这也导致了年轻人的心理压力,认为穷就是耻辱,富就变成光荣。
“富二代现象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没有遗产继承税,富人的孩子可以原封不动地将财产继承过来,导致他们不会去努力。”邴正表示,在这方面,发达国家有经验,征收比较高的遗产继承税,使其富不过三代。最终导致富人的孩子也要奋斗,如果不奋斗很可能坐吃山空。
【关键词:伪娘现象】
案例 互联网上伪娘受追捧
“2010快乐男声”成都唱区曝光的一段视频,让一名叫做刘著的选手一夜走红。他的容貌、着装、说话、唱歌都酷似女性,被戏称为伪娘。随后,伪娘成为了网络热词,被一度热捧。百度百科中有了伪娘的名词解释。
剖析
角色错乱对青少年成长不利
记者: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吗?
邴正认为,在一个健康、正常的社会,男孩儿像男孩儿,女孩儿像女孩儿。
如果男的变成伪娘、女的变成伪爷,而且这种取向变成一种社会时尚,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健康、不正常。
“人类两性是有性别分工的,角色错乱后,会带来个人心理上的障碍、社会上行为的障碍,甚至是社会规则的混乱,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成长不利。”邴正说。
“本来是男孩儿,结果总是娘娘腔,等他长大后,万一选择错位了怎么办。”邴正说,目前,保家卫国以男性为主,传递人类男性文化主要任务落在男性身上,如果男性都变成伪娘了,人类的男性文化不就混乱了。
同样,目前社会上危险、繁重的工作主要都由男性来承担,如果男性都变得矫揉造作,怎么适应这样的工作。而且其成家后,怎么学会当个父亲?
“为什么《让子弹飞》的票房比较高,虽然其中的语言有些粗糙,但它反映的是一种阳刚之气。”邴正说。
【关键词:心理健康】
案例 14岁男孩欲轻生被救下
因不想参加课外补习班与父母发生矛盾,产生口角,辽源14岁男孩小觉(化名)趁父母外出之时反锁房门,爬到窗口欲轻生。所幸在消防特勤的施救下,男孩没有受伤。
如今,中小学生自杀的报道屡见报端。2010年11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对目前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表示出深深的忧虑。
剖析
过度强调竞争导致孩子压力大
记者:这样的社会现象我们不愿意面对,但是问题出在哪儿?孩子身上?社会身上?家庭身上?
“青少年选择自杀,多数是心理原因导致的,外界只是诱因。”邴正表示,这种现象的产生,还要从社会原因上分析。
从现在看,社会严重的达尔文主义化,从经济到个人成就,到教育都过度地强调竞争,认为只有成功者才是对的。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任何社会,成功者都是少数,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学业负担较重,加之家长和老师推崇学习好的学生,对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学生排斥,导致青少年心理压力过大,总觉得自己失败,觉得周围的人瞧不起自己,最终导致崩溃。
此外,青少年活动的单一化越来越严重,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同龄伙伴,和成年人交流又有困难,心理调适能力又很差,导致悲剧出现。
“如何解决,一方面社会的教育模式要调整,价值导向要调整,中小学教育不要老向尖子生看齐,不要为少数精英的成功拿多数人做牺牲品。还要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多为独生子女创造和同龄伙伴频繁交流的环境,减少促成其心理扭曲的社会诱因。”邴正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