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吉林大学合校十周年庆祝大会在中心校区体育馆举行。中共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晓光,吉林大学前任党委书记、现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文显,吉林大学前任校长、现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以及吉林省、长春市相关部门领导,吉大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和董事单位代表,全体校领导、两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合校前后校党政主要领导、校友代表和教师、学生代表出席了此次大会。大会由校党委书记陈德文主持。
我中心主任、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作为教师代表讲话,孙正聿教授言辞凝练、剖析入理,表达了全校教师“把新吉大的理想变成理想的新吉大”的共同心愿,并进一步阐述“理想的新吉大,不只是规模最大的新吉大,而且是人才辈出的新吉大;不只是门类齐全的新吉大,而且是学科领先的新吉大;不只是地处东北的新吉大,而且是走向世界的新吉大;不只是有所建树的新吉大,而且是超越自我的新吉大。”孙正聿还引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名言“姓钱不爱钱”和“离经不叛道”来表明学者应有的崇高的人生追求与学术态度,使在座嘉宾学者深受感染和启迪,会场多次爆发热烈的掌声。
附讲话稿全文:
新吉大的理想与理想的新吉大
——在新吉大合校十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新吉大诞生十周年了。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回顾走过的历程,盘点取得的成绩,展望未来的发展,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把新吉大的理想变成理想的新吉大。
理想的新吉大,不只是规模最大的新吉大,而且是人才辈出的新吉大;不只是门类齐全的新吉大,而且是学科领先的新吉大;不只是地处东北的新吉大,而且是走向世界的新吉大;不只是有所建树的新吉大,而且是超越自我的新吉大。
为了理想的新吉大,最为根本的是创新我们的学科建设,每个学科都要培育自己的学术传统,凝炼自己的学术理念,造就自己的学术人物,形成自己的学术影响,塑造自己的学术未来。这是一流大学的灵魂,是新吉大的生命之根。
关于学术研究,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有两句名言:一是“姓钱不爱钱”,一是“离经不叛道”。前一句表达的是一种人生境界,后一句表达的是一种学问境界,这种境界应当是新吉大的每位教师向往和追求的“为人为学、其道一也”的境界。
“不爱钱”,不是不要名利,而是不追名逐利。由于“爱钱”而追名逐利,把名和利作为搞学问的动力和目的,其结果就会把学术变成学术垃圾,把学者变成学术骗子,从而“抹去了一切职业的灵光”。“不爱钱”,才能“忙别人之所闲,闲别人之所忙”,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学术研究和科学探索当中去。
“离经不叛道”,表达的是破除什么和坚守什么的学问境界。“离经”,就是不因循守旧,不照本宣科,不人云亦云,不搞教条主义;“不叛道”,就是不背离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不背离面向现实的学术旨趣,不背离勇于创新的批判精神,不背离人类解放的价值诉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作真人”。“离经”而“不叛道”,才会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中大有作为。
“姓钱不爱钱”和“离经不叛道”,要求以学术为生的学者具有为人为学的大气、正气和勇气。大气,就是有高远的志向和追求,有高尚的品格和品位,有高明的见地和思想;正气,就是有“抑制不住的渴望”,有“直面事情本身”的态度,有“入木三分骂亦精”的胸怀;勇气,就是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信念,有“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的追求,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理想。大学是学术的园地,学术是大学的灵魂;学者是人格化的学术,学术是学者的存在方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博大的人文情怀、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学者的最为重要的品质;大气、正气和勇气,是挑战人类智力的学者的为人为学的境界。
在新吉大的中心校区,以匡亚明、唐敖庆命名的大楼前,分别矗立着两位科学家、教育家的塑像,他们时时刻刻在凝视着我们的新校园,凝视着每位吉大人。我们的校歌中有一句震撼人心的歌词:人比山高,脚比路长。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新吉大这片学术沃土培育成百花盛开的学术园地,把新吉大的理想变成理想的新吉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