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中心动态 > 正文
贺来、张盾论文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
作者:2015-06-21时间:2015-06-21来自:反思与奠基

中心副主任贺来教授发表在《学术月刊》2010第1期的论文《“发展观”的后形而上学视野》,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2期转载。论文指出,“发展”观点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形而上学的思想视野里理解辩证法发展观,结果使得它失去了其本来所具有的开放和自由本性。从历史上看,“发展”观念与现代性的时间和历史意识是内在联系在一起的,辩证法的发展观念源于以一种哲学的方式把握这种时间意识和历史意识的努力。黑格尔通过对于“本体”或“存在”的全新理解,建立了超越传统实体本体论的辩证本体论,并以此为根据确立起了他的以精神本体的辩证运动为根基的“发展观”。但由于它所遵循的形而上学范式,使得“辩证发展观”内在地隐含着一种“反发展”的倾向,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辨证发展观”所蕴涵的“永恒现在时间观”上。因此,必须超越其形而上学视野,在后形而上学的视野中重新理解辨证法的发展观念。在“后形而上学”视野中,“发展”将不再被理解为“永恒现在时间观”主导的绝对实体的“自我循环”,而被理解为一种由“将来时间观”主导的面向未来的“可能性”。这才是“发展”的本真内涵。


本中心张盾教授发表在《哲学研究》2010第1期的论文《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思想史路径》,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2期转载。论文提出马克思哲学研究“往前做”与“往后做”的问题,强调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思想史路向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并提出了两点具体建议:(1)放弃把马克思与思想史对立、对马克思哲学作抽象绝对肯定的旧定式,以一种更宽容平和的心态,将马克思置于现代思想史的整个学术传承中,去理解马克思学说的特征和贡献。(2)淡出先验哲学的本体论—形而上学问题,在现代政治哲学的问题域中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以及马克思与黑格尔、与德国哲学乃至与整个现代哲学的渊源关系。

    • 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可以转载,或者已经得到本站授权外,请勿转载!

    •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文章、图片及非本站版权所有的影视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