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中心动态 > 正文
张盾教授新著《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2015-06-21时间:2015-06-21来自:反思与奠基

张盾教授新著《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这部著作汇集了作者近年来研读马克思哲学之所得。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想法是:从头做起,仔细阅读马克思的原著,清理马克思曾经面对的那些问题,理解这些问题的原初意义,而避免对马克思的“过渡诠释”,即在脱离马克思原著和原问题的情况下,自行构造新问题和新领域。全书一共分为六部分,共十八章。包括问题一:作为马克思思想渊源的康德与黑格尔关系问题;问题二: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意;问题三: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理论的奠基;问题四: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关键词;问题五: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伦理学问题;问题六:马克思的新哲学观。

                                                                                    

 内容简介
《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包含了对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的沉思。这六个问题偏重于哲学,它们远不是马克思问题的全部,但却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其中,第一个问题讨论马克思学说的思想史渊源。德国先验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无疑是决定性的,但关于马克思思想究竟源自康德还是源自黑格尔,是一个争论已久、至今仍吸引众多学者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探究马克思最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本意。之所以提出探究“本意”的问题,是因为围绕历史唯物主义,曾引发当代一系列最前卫、最受关注的争论,它们深入到了马克思与主流现代性意识形态之间,以及与西方基督教思想传统之间关系的最微妙处。第三、四、五个问题分别涉及马克思对社会理论、政治哲学和伦理学这三个当代最重要学术场域的重大影响。这些问题的发生足以证明马克思学说的“当代性”,同时也印证了回归马克思经典学说的必要性。第六个问题讨论马克思的哲学观,意在说明,马克思的全部学说构成了一种独立完整的哲学,不存在这个学说的某一部分作为单独的哲学这种问题。

作者简介
张盾,男,1956年7月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04年在吉林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著作有《分析的限度:分析哲学的批判》(1999)、《道法自然——存在论的构成原理》(2001)。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佘篇。

    • 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可以转载,或者已经得到本站授权外,请勿转载!

    •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文章、图片及非本站版权所有的影视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