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学院院长贺来:优势、挑战与目标
作者:2015-06-21时间:2015-06-21来自:反思与奠基
发展以对既有的优势和特色的自觉认识为前提。哲学社会学院拥有三大突出的优势。第一,它具有一种以学术为天职、反对教条主义坚持理论创新、在基础理论层面推动理论观念变革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优良传统;第二,它拥有国家批准与支持的几乎所有最为重要的办学资源;第三,它拥有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出色的学科带头人与一批优秀学者,创造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高质量与标志性的成果,科研与教学实力在全校文科长期位居前列。这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通畅的血脉、广阔的平台与坚实的人才、教学与科研实力基础。
同时,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与国内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同类学院相比,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科发展不平衡是我院学科建设最为突出的问题,这既体现在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上,也体现在一级学科内部的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中。第二,人才队伍在结构和质量上难以满足学科持续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在各学科的分布很不平衡,过分集中在少数优势学科,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呈现出“倒金字塔”型结构;知名学者总量不足,40岁以下青年教师中骨干、拔尖人才储备不足。第三,学术成果在数量与质量上与国内先进学科相比,有较大差距。
挑战为发展提供了动力与目标。今后,我们将通过制度的完善,为学院管制度提供刚性的“游戏规则”,通过文化建设,建立一种敬畏学术、思想自由、讲求正气、在学术上相互欣赏,在人格上相互尊重的“学院文化”,让制度管看得见的地方,让文化管看不见的地方。第二,强化优势学科,推动各学科的平衡协调发展,既保持和提升优势学科的竞争力,同时使学院各一级学科之间、一级学科内二级学科之间不平衡的格局有较大改善。第三,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和质量,加快青年学术梯队的培养,提高和扩大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影响。第四,多方面推动学院的“开放”,包括学院内老师之间的开放,青年教师之间的开放,博士后与博士研究生之间的开放,向国内同行的开放,向国际高水平大学及同行开放,在开放中更新教师学术观念、扩大教师学术视野、提升教师的学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