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中心动态 > 正文
纪念全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博士学位点设立25周年暨舒炜光教授逝世20周年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2015-06-21时间:2015-06-21来自:反思与奠基

 由吉林大学哲学系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纪念全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博士点设立25周年和舒炜光教授逝世2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22日在吉林大学北苑宾馆举行。

全国自然辩证法学科设立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哲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舒炜光教授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纪念舒炜光教授的同时回顾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发展的历程是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件事情。

纪念舒炜光教授逝世20周年,是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重要历史时期举行的。舒炜光教授的学术历程是我国学术发展的一个缩影和历史见证。舒炜光教授的学术研究在政治运动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坚守着,终于熬过了学术的严冬。改革开放使舒炜光教授的研究焕发了青春。他的学术成就随着国家的学术繁荣不断提升。这段历史经验值得深思和认真总结。纪念舒炜光教授不仅仅是对于他个人的怀念,也是对我国理论学科发展宝贵经验的总结。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舒炜光教授的爱人申瓒茹老师和舒先生的老同学李秉平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张国祚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孝廷教授,以及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部分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舒炜光教授的大部分学生也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了纪念活动。

会议总结了舒先生的治学精神:追求真理与严格的方法论素养二者之间的高度统一,追求真理与学以致用的取向之间的高度统一,追求真理与生命价值的自觉之间的高度统一。他要求自己求知、求真、求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把自己的生命的强度和长度之间乘积的最大化作为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

会议概括了舒炜光教授巨大的学术成就:他克服了自然辩证法学科体系从自然观、科学观和技术论相分离的状态,完成了以知识论为核心的统一体系;完成了西方科学哲学的体系化表述;完成了科学认识论的科学化和体系化的工作。他在有生之年有条不紊地逐级展开学术积累,最终达到把整个哲学体系科学化和形式化的目标。由于他的英年早逝,他的学术使命未能最终完成,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会议回顾了舒炜光教授对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开创性的贡献:组建并领导了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共同体,与张长城先生一起提议并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哲学本科专业,获批全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点等。

舒炜光教授是一个从哲学的总体目光选择了哲学学科科学化方向的哲学家,是一个自然辩证法学科从狭义的自然观转向广义的科学观的学者,是自然辩证法学科转型时期的领军人物,是一个首先获得国家认可的、创立了自然辩证法学科第一个高校博士点的导师,是一个曾经领导了高校自然辩证法学科共同体,为活跃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影响巨大的自然辩证法专家。舒炜光教授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初十年中成就最为卓著的学者之一,他为这一时期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纪念舒炜光教授不仅仅关乎他个人的学术成就,同时也是吉林大学哲学学科的宝贵遗产,是全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乃至整个哲学学科发展的宝贵遗产,是理论和学术发展的宝贵遗产。

为了更好地总结舒炜光教授的学术遗产,促进科学技术学科的发展,会议决定出版舒炜光教授的纪念文集,让真正学者的思想和方法得到传承,让真理的追求成为学术的唯一目标,让学术的繁荣成为理论的真正的动力和必然结果。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吴跃平等供稿)
 

    • 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可以转载,或者已经得到本站授权外,请勿转载!

    •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文章、图片及非本站版权所有的影视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