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中心动态 > 正文
2008年第2期中心工作简报
作者:2015-06-21时间:2015-06-21来自:反思与奠基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简报    2008年第2期

2008年4月8日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目      录

 

1、 吉林大学哲学学科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

2、 孙正聿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一届第一次会议并传达会议精神。

3、 孙正聿参加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编写会。

4 、贺来参加《2008年度高校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启动工作会。

5、 杨魁森、孙利天、漆思的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

6、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孙利天论文。

7、 贺来入选2007年度“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8、 孙正聿、孙利天承担“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课题。

 1、吉林大学哲学学科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

教育部于2008年初公布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名单。以本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为带头人的“吉林大学国家哲学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教学团队”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这是此次确定的唯一的哲学学科国家级教学团队。

2、孙正聿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一届第一次会议并传达会议精神。

本中心主任孙正聿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于3月3日至14日在北京参加第一次会议。会议期间,孙正聿接受中央电台、《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等采访,在社科界联组会以《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题发言,并于3月21日向吉林大学全校处级以上干部传达“两会”精神。

 3、孙正聿参加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编写会。

1月1日—12日,1月30日—2月10日,3月14日—17日,4月9日—15日,中心主任孙正聿先后4次到北京参加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编写会。教材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已于近期交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咨询专家评审。 

4 、贺来参加《2008年度高校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启动工作会。

3月21—23日,中心副主任贺来教授参加了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的《2008年度高校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启动工作会议。

   5、杨魁森、孙利天、漆思的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

本中心杨魁森教授发表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的论文《生活世界转向与现代哲学革命》,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论文指出,生活世界转向已经成为现代哲学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当初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宗旨和实质。这种转向要求从根本上打破以科学世界观为特征的传统哲学模式,以生活世界观为基础建立新的哲学形态,使哲学的基本构成要素如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和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从而导致了现代哲学的根本革命。表现在批:在研究对象上,从彼岸世界到此岸世界;在基本问题上,从认知矛盾到生存矛盾;在思维方式上,从科学思维到历史思维。深入探讨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转向及其所带来的现代哲学革命,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现代哲学的主题、特点及发展趋势,而且对于建构马克思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本中心副主任孙利天教授的论文《生命领会和精神自觉——中西马哲学会通的辩证本体基础》,原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期,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论文认为,哲学始于对人的意识能动性的自觉和反思,亦即对自身生命的领会和精神的自觉。中西哲学在对人的精神生命的领会中,共同经历了主观精神对生活和世界精神化的主观性环节、精神对象化的客观性环节和主客统一的精神生命自我完成的环节这个辩证运动过程。但由于中西传统哲学都存在着漠视甚至敌视人的自然欲望的倾向,都存在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知性区分,必然在今天的物质主义时代、消费主义时代被拒斥和终结。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要意义是真正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开启了晚期海德格尔苦苦寻求的超越主体形而上学的存在视域。对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辩证觉解,是可以打通中西马哲学存在论基础的思想通道。

另外,本中心漆思博士与邵汉明合写的论文《“和而不同”:儒道释和谐思想分疏与当代启示》,原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论文认为,儒道释三家都包涵着丰厚的和谐思想:儒家主张中庸之道的和谐观,侧重人际关系的和谐;道家主张天人一体的和谐观,侧重天人关系的和谐;释家主张中道圆融的和谐观,侧重身心关系的和谐。三家虽立意与旨趣各有特色,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但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多元一体”的思想结构。分疏儒道释三家的和谐思想,为建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提供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当代启示。

6、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孙利天论文。

孙利天的论文《中国曾经有过高清海哲学学派吗?——纪念高清海先生逝世三周年》,发表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6期,在《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1期转载。该文认为,高清海教授是我国近3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最有创造性的学者,他的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哲学观念变革和类哲学理论等研究工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哲学界十分活跃的中青年学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哲学曾经有过高清海学派。但从高清海教授的哲学理解和哲学理论创造的过程说,他把哲学理解为永无休止的思想、哲学家共同体的共同思想和区分于其他思维方式的“片面思想”,他无意创造一个具有稳定研究纲领和统一规范的哲学学派。在纪念高清海教授逝世三周年的时候,学习他的哲学理解和研究典范更为重要。

7、 贺来入选2007年度“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贺来教授入选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确定的2007年度“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8、 孙正聿、孙利天承担“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课题。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教育部组织专项研究,中心主任孙正聿承担重点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利天承担一般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放性研究》。

    • 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可以转载,或者已经得到本站授权外,请勿转载!

    •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文章、图片及非本站版权所有的影视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