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中心动态 > 正文
孙利天院长在07届毕业生典礼上的讲话
作者:2015-06-21时间:2015-06-21来自:反思与奠基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毕业生典礼。毕业典礼是大学的节日,节日总是情感凝聚的时刻。今天我们有深厚的喜悦也有离别的伤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盼,也有对未来的焦虑和担忧,所谓百感交集正是大家共同的心情。过去我曾经说过,对中国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典礼,大学的毕业典礼是真正的成人仪式。尽管在高中的时候,在年满18岁的时候,已举行过成人典礼。但是只有我们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进入工作角色之后,我们才真正开始了成人的生活方式。
    成人的生活方式首先表现是,自食其力,经济独立,以后我们可能较少依赖家长的经济支持,一切更多的要靠我们自己。成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说话方式,思想方式,这意味着我们作为一个成熟的理性的个体,将自己独立面对自己的生活。自有,独立可能是从小多年的一个期盼。但是,自由独立更是一种责任,也包含着自由选择的焦虑,也包含着自由决定的风险。所以,在大家真正长大成人的时候,我们这些老师作为成人,我和正聿老师现在已经开始作为老人,能给大家一些什么样的生活经验。最近这两天,我也想,生活经验可能是最难传授的。因为生活经验更多的需要我们自己在生活中去积累去体验去总结,但是,生活总有一些最基本的要素,从抽象的道理说,对大家可能还是比较重要。所以我想按照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经历,有三点,不能叫经验吧,叫生活体会,劝诫大家。
    第一条,那就是我认为对于一个成人的生活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回想一下我们现在的学习经历,从中考到高考,有一些同学经历了考研,这些应试考试当然逼迫我们学习了一些知识,这些考试当然逼迫我们学习了一些知识,但是我觉得可能最重要的是它磨练培养了我们的学习品质,使我们得到了一种系统的学习,系统的工作,坚持,努力,这样一种意志品质的训练,我觉得这也可能是应试教育留给我们的重要的教育财富。大家走向社会之后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无论以后生活出现怎样的挑战,挫折,乃至失败,我想只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一切都会战胜,都会克服。我们现在一些同学还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有一些同学现在可能比较焦虑,比较苦闷,大家更愿意说,比较郁闷。从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经历看,我和正聿老师都做过农民,也做过工人。按照现在的说法,正聿老师的第一次作业  是在长春东干做装卸工。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我老家的那个县做农村电影放映员。并不是说我们有怎样的意志品质,那么可能有幸运,有偶然,但是不放弃自己的努力可能是我们今天能站在这里给大家颁发学位证书的一个条件。所以对于大家来说,不要把第一次作业看得那么特别重。只要是,能够诚实的劳动,自食其力,一切都是光荣。而未来的发展,仍然取决于我们自己持续不断的努力。
    第二点就是一定要坚持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很多同学经历了研究生教育,这十多年的学习生活已经不同程度的养成了我们的学习习惯。而学习,今天叫终身学习或终生学习?所以我说学习已经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生命就是学习,生命之树和知识之树是同一棵树。当然学习不仅是要学我们的专业知识,还要广开视野,一切可能都需要我们学习。中国古人的说法叫展卷有益,实际我想,我们现在也需要向社会学习。走向社会以后,有一些知识是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前两天给马哲的硕士生讲这学期的最后一次课,我特别强调了大家要学习社会。我曾经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学哲学的,社会学的,社会工作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的还有学心理学的等等。那么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政府部门,每一个部门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可能我们很多硕士研究生同学不会给出满意的答卷。这意味着我们中国古人有一句话,把知识分子叫白面书生。实际上这里包含一种书生无用的潜台词。书生怎么能够有用?我想,需要了解社会学习社会。社会有它自己的运行法则,有着它的规律。这些规律有些是见之于文字,是显性的,是明文的;有一些我们把它叫做潜规则,见不到文字的记载,见不到理论的表述,但它又真实的支配社会生活的过程。所以对这些包括社会潜规则的东西都要认真的体会,逐渐去理解,使我们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学习我姓也需要条重要的方向,就是要向他人学习,学习同别人合作工作的能力。按照社会学的一个概念,所谓成人,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的过程,在相当意义上是摆脱儿童时期自我中心化的过程。所谓自我中心化,小孩饿了,那么不管家长的经济状况,不管家长的供给能力,那当然就是要要,用黑格尔的说法,儿童的自我意识,可能,他的原则是欲望原则。但成人的生活原则,应该是一个精神的原则。从我到我们,我们,意味着我们要学习从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从别人的感受思考问题,我们才能同别人一起合作建立一种合作的社会工作关系。肯定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这里我不能一一列举。但是学习永远是我们生命成长的营养来源,不学习意味着生命的枯萎。我在博士生讲课的时候非常欣赏海德格尔引证尼采的一句话,不要因为胜利使我们变得太老。我们现在是成人,当然也要老去,那么老不老的根本标志不是生理和心理的年龄而是我们学习的活力
    那么第三点,我们在哲学社会学院学习,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一段学习经历,这段学习经历能够给与我们的是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一个,那就是超越生活维度。前两年的毕业生典礼,我曾经讲过,我们偶然的聚集在一起,在哲学学院的各个学科,有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等等学科,没有必然的逻辑组成这个学院,但是这个学院所有的共同专业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批判和诊断。哲学要诊断自己时代的精神疾病,社会学和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这些专业要诊断和治疗社会的疾病,心理学当然也要诊治治疗个体的心理障碍还有社会心理疾病。在这个意义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都需要一种批判的视野,保持这样一个思想的维度,不仅是我们的教育要求我们获得,而且也是生活幸福的基本条件。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我用一句话说,那么是经济学帝国主义,是利益最大化的形而上学时代,支配我们生活的原则是利益最大化。我的说法是不是说我们今天的时代没有哲学,而且,这种哲学有着非常明显的强势作用。经济学帝国主义,利益最大化的形而上学,用海德格尔的话表述,是所谓技术?支配的时代,使我们每个人都在这种名利的逻辑中被驱迫,被逼索。但是我们能不能一定程度的跳跃超出这种生活的逻辑,可能是一种很重要的生活智慧。哪怕我们在忙碌,繁忙,工作之余,
能够有那么一刻时间,去欣赏一下自然的美丽,那么用康德的说法,对自然美的喜爱,是心灵高贵的标志。如果我们每天完全按照利益原则去行动,我们不会有完全意义的幸福。所谓得陇望蜀,所谓欲壑难填,那么按照现在的所谓科层制组织,白领生活就是一种层级试的往上爬的生活。大家如果在高校,从助教到讲师,那么到副教授到教授,教授本来不错了的,又制造出个什么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好像还不是顶点,那么还有其它不断制造出的社会分层。学校可能马上就要进行教授等级的评审,教授也要给你评几级,这就是现在的生活逻辑。我们如果在这个逻辑中不能自拔,我们永远不会有真实的幸福感。所以,不仅是审美的超越,而且是伦理的超越,哲学的超越,可能都是我们这些年的教育能够使大家获得的一种宝贵的资源。
    几年前我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时候碰到我们一个哲学系的一个毕业生,我和他从不相识,但是听到他的发言以后,我感到特别亲切。我当时和他说,我也非常兴奋,我说从你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吉林大学哲学毕业生的特有的精神气质。我们不能说我们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有什么明显的独特的特色和优势,但是正像同学们在发言中已经讲到,已经感受到,那种诚实作风,堂堂正正作风,那确实是从高清海老师到现在我们积累最真实最重要的传统。如果大家在多年以后仍然能够记忆起我们的学习经历,那么我想我们会有这样一种超越的情怀,会有一种批判的视角,会有一种在物化逻辑的统治中跳出来去思考,去沉思,去凝聚那种一种极大的精神气质。用大家更喜欢的表达,可能不一定是幸福,更重要的是开心,我们大家说得更多的是开心。开心,我觉得,这个词很好,它意味着一种开放的心灵状态,而这种开放的心灵状态,意味着向世界向社会向他人的敞开,是一种自我活泼的生命状态。
    所以最后,我代表我们全院所有的老师祝大家天天开心,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谢谢大家!

    • 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可以转载,或者已经得到本站授权外,请勿转载!

    •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文章、图片及非本站版权所有的影视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