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中心动态 > 正文
吉林大学“立德树人”研究生导师讲坛第一讲成功举办
作者:2019-12-20时间:2019-12-20来自:反思与奠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研究生导师队伍,2019年12月18日,由吉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哲学社会学院承办的“立德树人”研究生导师讲坛系列活动暨首场报告会在吉林大学鼎新图书馆四楼多功能厅举行。吉林大学副校长郑伟涛出席报告会议并致辞,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教授做了题为《立德树人:导师的形象和工作》的报告,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学位办公室主任王庆丰教授、人文学部相关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以及人文学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2018年、2019年新通过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查的教师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报告会由学位办公室副主任胡春平主持。

    郑伟涛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育的灵魂。如何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是当前大学最核心的使命和任务。近期,学校审议通过了《吉林大学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研究生教育40条),并将进一步抓实抓细文件的落实,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他希望各位老师认真学习感悟孙正聿老师的学术之道和育人真经,承载好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报告会上,孙正聿教授以《立德树人:导师的形象和工作》为题目,围绕导师的形象和工作两个主题做了报告。关于导师的形象,孙正聿教授指出,导师、学者应当是人格化的学术,其中有五点是最为重要的。第一点是品德,即大气、正气和勇气。第二点是基础,即文献、思想和生活上的积累。第三点是能力,即捕捉和把握问题的洞察力、分析和提炼问题的概括力以及解释和论证问题的思辨力。第四点是心态,即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在学问上相互欣赏,在学术的上相互批评。第五点,作为人格化的学术体现在著述上,就是深刻、厚重和优雅。关于导师的工作,导师应从五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第一,提出研究课题。第二,提示背景知识。第三,提升核心理念。第四,提高理论思维。第五,提供学术典范。他希望广大师生能够乐于每日学习,志在终生探索。报告结束后,孙正聿教授还就立德树人这一主题与各位老师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并对各位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

    最后,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学位办公室主任王庆丰教授做总结发言。王庆丰指出,学风和师德的关系问题尤为重要,学风问题是表象,师德问题是根本。做导师要像孙正聿老师一样,第一,要有情怀,要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情怀;第二,要有责任意识,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第三,要有教会学生进行研究的能力,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导师。

    据了解,立德树人”研究生导师讲坛是学位办公室举办的以“立德树人”为主题的导师培训系列活动之一,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系列活动还包括“立德树人”研究生导师“访谈”系列和“立德树人”研究生导师“论坛”系列。学位办公室将陆续推进各个系列活动的开展,努力把系列“论坛”打造成为我校研究生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品牌活动。(内容转自吉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公众号)

    • 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可以转载,或者已经得到本站授权外,请勿转载!

    •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文章、图片及非本站版权所有的影视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