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吉林大学与东北师大附中人文社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哲学通识课”开课仪式在东北师大附中青华校区举行。吉林大学副校长蔡立东,社科处处长姚毓春、副处长张晓萌,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东北师大附中党委副书记、青华校区校长姜远才出席仪式。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作为首讲嘉宾为东北师大附中师生作了一场精彩报告。
东北师大附中邵志豪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哲学为大家打开科学研究的一扇门,能帮助同学们打开视野,用开阔的心胸审视世界、担当责任。孙教授为人为学都值得我们钦佩,希望青年教师及同学们能扎根基础学科、基础研究,为祖国和民族复兴做出重大贡献。
孙正聿教授在报告中首先提出“三个非常”的理念,整体而多维地阐释了哲学的构成与意义,以探求“人”的意义为线索分层阐述了哲学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孙教授通过推荐相关著作,让同学们的学习更有体验感。经过孙教授严谨而生动的讲授,同学们明白: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哲学史是思想性的历史。我们在学习哲学中不断反思与完善,提升自己的理论思维和人生境界。
最后,东北师大附中党委副书记姜远才为孙正聿教授颁发证书,孙正聿教授与同学们做了更进一步的交流。
据悉,东北师大附中为深入贯彻两会精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探索与高校人才衔接培养的模式。与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开展合作交流,旨在将高校的优质课程、优质师资引入高中,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规划未来。此次“哲学通识课”共八讲,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中心副主任孙利天教授、贺来教授,中心研究员姚大志教授、李大强教授、曲红梅教授承担部分课程讲授任务。(消息来源: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