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中心动态 > 正文
人才访谈丨辩证的智慧:好人才有好学问 好学问培养出好人才 ——匡亚明卓越教授张盾答记者问
作者:2022-05-27时间:2022-05-27来自:反思与奠基

【文/吉林大学报研究生记者 田晓萌 记者 刘红 图片来源:受访者】自“十三五”以来,吉林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紧密围绕建设“双一流”的中心任务,持续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了具有“吉大特色”的人才发展雁阵格局。近日,学校哲学社会学院匡亚明卓越教授张盾就“匡亚明/唐敖庆学者”人才岗位制度改革、大学如何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等话题答记者问。

记者:您是怎样看待学校这次“匡亚明/唐敖庆学者”人才岗位制度改革的?

张盾:学校从2020年开始实行“匡亚明/唐敖庆学者”人才岗位制度,在我印象中,这是吉大历史上规模最大、内容最复杂、涉及面也最广的一次教师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它为我们每个人把目的与手段、理想与现实、学术体制与个人学术理想结合起来创造了条件。我个人感觉这个制度设计有一种内在的和谐、内在的坚实性:它是对现实条件下学界存在的各种矛盾的一个尽可能合理的平衡与解决,它显示了制度设计者善良的初心,也显示了设计者辩证的智慧——我个人在工作、生活和教学科研中感受到了这些。无论横向和其他学校比,还是纵向与自己过去的人才制度比,这次“匡亚明/唐敖庆学者”人才岗位制度应该说都是一个成功的、不错的制度设计。

记者:您在“匡亚明/唐敖庆学者”人才岗位制度改革中有哪些受益?请您谈谈感受!

张盾:我个人感受“匡亚明/唐敖庆学者”人才岗位制度真正做到了打破“唯帽子”评价体系,而采取了一种以实际学术成果、科研质量和学术水平为标准的新的评价体系,同时综合考量各方面情况,尽量合理而科学地设置岗位级别。这项制度设计的结果,就像书记、校长说的:留住人才,人尽其才,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使吉大真正成为人才成长的一块沃土,真正成为学术发展的一片净土。我对这一点体会特别深。

记者:您认为大学建立怎样的学术生态对人才培养有益?

张盾:我认为学术生态最重要的,一个是学问本身,好的学术生态其实是以高水平的学术真理和学术成果为基础的;再一个就是学术人才,有好人才才能有好学问,反过来作出了好学问才能培育出好人才,这两者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辩证关系,这两方面有了,良好的学术生态就形成了。所以我们要培育良好的学术生态,把大家的吸引力转移和吸引到学术本身上来,让大家把主要的关注点和注意力都放在做出高水平和内容坚实的学术成果上来。这样我们就能营造好的学术生态。

记者:您认为学校该如何为人文社科人才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

张盾:这是一个比较宏观的问题,吉林大学的文科是有深厚传统的,我们是综合性大学,这么多年来,学校文科出了很多国家一流人才,也出了很多在学术界有很好影响的学术成果。我自己切身感受到吉大一直重视文科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学校要进一步发展,一方面要保持我们的传统,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各方面支持和建设力度,把吉大的文科建设得更强更好!


    • 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可以转载,或者已经得到本站授权外,请勿转载!

    •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文章、图片及非本站版权所有的影视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