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工作 > 中心简报 > 正文

     反思与奠基 在 星期一, 12/07/2015 - 09:42 提交    

 
 
 
2014年第2期(总第40期)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2014年4月8日
 
 
 
目      录
   
1、孙正聿教授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
2、孙正聿教授新著《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出版。
3、贺来教授新著《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出版。
4、贺来教授在《哲学研究》发表论文。
5、张盾教授在《哲学研究》发表论文。
6、孙正聿教授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
7、孙正聿教授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发表论文。
8、“两会吉大之声”解读孙正聿提案。
9、《城市晚报》报道孙利天“中国梦”专题讲座。
10、姚大志教授在厦门大学讲学。
 
 
 
1、孙正聿教授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
     3月3日至12日,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并在社科界联席会上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参加了社科界联席会。会议期间,孙正聿教授接受《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及多家媒体采访,并向大家提交关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提案。
今年的政协会上,继去年提出“在文化建设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后,孙老师在提案中又一次从五个方面全方位地阐述了“教育是培育、放飞梦想的摇篮”,“教育质量关乎民族的幸福与梦想”。孙正聿教授强调:“保证教育公平与质量”,首先要把教育这块大蛋糕做好;为减少一窝蜂涌向‘211’、‘985’高校的盲目性,要“注重高校分类导向和办学特色”;多年应试教育留下的社会对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不信任,更要靠“创新教育”来弥补缺憾;同时,他表示“平衡教育资源、搞好教育生态”、“处理好专业教育和公民教育”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两个要点。
 
2、孙正聿教授新著《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出版。
 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新著《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于2014年3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分别论述了用理论支撑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与人的精神家园、理想信念与人的社会生活、理想信念与人的成长方式、理想信念与人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与“中国梦”。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社科联主办的“长白山讲坛”,自2013年7月至12月以来,首席讲座孙正聿、孙利天分别讲述了“生活世界与精神家园”、“理论自信与精神家园”、“哲学智慧与精神家园”、“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现代文明与精神家园”和“中国梦与精神家园”等六个专题,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多家媒体报道这些讲座,吉林电视台、吉林教育电视台播放了讲座录像。“长白山讲坛”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普及的重要阵地、公共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本书是孙正聿教授在讲坛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它阐发了学习理论对坚实理想信念的意义。
 
3、贺来教授新著《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出版。
  贺来教授新著《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2013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包括“当代哲学的思想成果与重大进展”、“哲学的自我理解与当代合理存在方式”、“形而上学问题的当代反思”、“辩证法理论的范式转换与合理形态”、“价值困境的哲学理解与价值规范基础的探寻”、“马克思哲学的观念变革”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虽然触及不同领域与课题,但有一个内在的精神旨趣支配着它们的运思轨迹与思想展开,那就是如何以一种哲学的方式,破除种种与人的尊严与幸福相悖的抽象教条与过时观念,确立与人的尊严和幸福相适应的现代哲学观念。
 
 
4、贺来教授在《哲学研究》发表论文。
    贺来教授在《哲学研究》2014年第3期发表《现代社会价值规范基础的反省与重建——马克思哲学现代性批判的核心课题》一文。
文章提出价值规范基础是现代性反省与批判的核心课题,对现代社会价值规范基础的深层危机进行深入反省,构成马克思哲学现代性批判最为基本的“问题意识”。马克思深刻反思了现代性方案所设计的以“个人主体性”为内核的现代社会价值规范基础的深层困境,揭示了它所具有的形式性与虚幻性,并以“自由人的联合体”为中心概念,超越了抽象“个人主体性”与抽象“共同体”的两极对立,为现代社会奠定了新的价值规范基础,这是马克思哲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也是它在今天最富理论魅力的内容之一。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将展开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哲学深入对话的广阔空间,从而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发展提供重要的结合点和生长点。
 
5、张盾教授在《哲学研究》发表论文。
张盾教授、袁立国在《哲学研究》2014年第3期发表《论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缘》一文。
文章指出在思想史的界面上,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缘可以概括如下:首先,作为一门现代社会的新科学,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对经济领域的实证分析取代传统政治哲学的先验观念论建构,开辟了一种理解现代社会的全新理论境界,从而为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创造了必要的学科条件;其次,斯密和李嘉图对“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进行的初步揭示,朴素地描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结构,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准备了重要的思想前提;最后,马克思正是在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形成了更彻底的社会主义理论,并以更高的政治诉求和理论思维重建了政治哲学的先验界面。

6、孙正聿教授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
     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发表于《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9期的文章《从哲学角度看中国当代文学——孙正聿教授访谈录》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
    孙正聿教授在该文中指出作家的创作跟他的生活境遇、当时的社会思潮以及哲学理念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评价中国当代文学,应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中定位,同时,还应用"时代性"来衡量。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学则是时代精神的敏感神经;哲学有贴近科学的一面,但它又和文学一样是关于"人"的学问,一样是在讲它对人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文学,可以更为理性地思考文学的本质,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和功能。 
 
7、孙正聿教授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发表论文。
     孙正聿教授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上发表的长篇论文《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
    该文提出哲学是对思想的前提批判,并具体地表现为对构成思想的基本信念、构成思想的基本逻辑、构成思想的基本方式、构成思想的基本观念和构成思想的哲学理念的前提批判,系统的阐发了作者对哲学的理解。对思想的前提批判,体现了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活动方式,展现了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
 
8、“两会吉大之声”解读孙正聿提案。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提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他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改革,并从改革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培养方式、教学资源配置、师资队伍等五个方面来解读该提案。
孙正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办学理念涉及到怎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培养人的问题。学校应该以学生为本,但实际存在着以学科为本的现象,学校重点应是培养“人”,而现在某些高校则着重培养专门性人才。在改革办学模式方面,孙正聿认为,现代大学应真正做到分类导向,使各类不同的高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每个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有的要做综合型,有的要做研究型。”在培养人才的方式上,大学应注重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读什么书、做什么事、交什么朋友、想什么问题是决定一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一问题时,他说,除了工作之外,读书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读书有三个作用: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养浩然正气。孙正聿说:“改革教学资源配置,应当主要充分发挥优秀教学资源示范和引领作用;在改革师资队伍方面,应重视师资建设和团队建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改革的过程是润物无声的,大学本意在于不仅将人培养成“材”,最重要的是将人培养成“人”,成为有追求、有正确“三观”的人。孙正聿曾给学生说过:态度要现实,工作要踏实,精神要充实。“转学成智”,不仅学到思想知识,也应该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大学生要学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今年的两会,孙正聿最突出的一个感受就是:会议主题特别鲜明。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工作报告、人大工作报告,都贯彻到基本基调:怎样全面深化改革。此外,会议风格简朴务实,各位代表都能畅所欲言,提出有见地的想法。
 
9、《城市晚报》报道孙利天“中国梦”专题讲座。
   古有先儒孟子呼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社会,今有诗人贺敬之吟唱“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思乡情怀。“家”这个小单位似乎成了每一个大梦想的起点。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孙利天教授表示,“中国梦”就是中国人的家园之梦,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就是每个家园之梦不断实现的过程。
  孙利天教授围绕“中国梦是中国人的家园之梦”、“中国梦给予人类文明的新理念”、“如何让每个人的梦想成真”三个方面作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他从中国古代的价值观、中国文化传统和国际上对梦想的新需要等三个方面着眼,对新时代的“中国梦”进行了新的阐释,思想深邃,立意深远。“阖家欢乐是中国人最大的幸福,”孙利天教授表示,从遥远的古代开始,“家”就是中国人特别看重的幸福感受。从一个家庭幸福的理想,进而推广到国家的幸福、推广到天下的幸福。“从小家到大家,再到天下,这就是‘中国梦’实现的历程。”实现新时代的“中国梦”,就是让“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内容得到落实和解决,让每一个小家都实现自己“阖家欢乐”的小梦想。
 
10、姚大志教授在厦门大学讲学。
吉林大学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姚大志教授,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320报告厅做了一场题为“什么是社会正义”的报告。
    姚大志教授首先从今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娓娓道来,引入公平正义的重要性问题。他认为只有现在,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能够提出什么是公平正义的问题,这并非是因为以往不存在不公正现象,而是正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结果,这也是以研究政治哲学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进行宣扬的结果。最后姚大志教授还热情回答了许多同学的提问,如怎样保证制度本身的正义、是否存在自然正义与神性正义、平等与自由的冲突、不平等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是正义的、同意与宪政等问题。
 
 
 
 
 
 
 
 
 
 
 
 
 
 
 
 
 
 
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送:校领导、校长助理、学校相关部门、相关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张盾                电子信箱:zhangdun@sina.com

发行时间: 
星期二, 四月 8, 2014
    • 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可以转载,或者已经得到本站授权外,请勿转载!

    •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文章、图片及非本站版权所有的影视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