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奠基 在 星期一, 12/07/2015 - 09:44 提交
2015年第1期(总第43期)
目 录
1.我中心举办纪念高清海先生逝世10周年学术研讨会。
2.我中心成员获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孙正聿教授的《人的精神家园》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4.王庆丰荣获“吉林省第十三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5.孙正聿接受人民日报采访:《五位一体 共筑文明》。
6.贺来教授论文入选《思想的历程:光明日报65年理论文章集萃》。
7.孙利天教授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8.王立教授在《哲学研究》2014年第10期发表论文。
9.李大强教授主讲的课程被教育部确定为“精品视频公开课”。
10.孙正聿参加第三届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
11.孙利天教授、贺来教授参加第四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
12.张盾教授参加第十四届马克思哲学论坛。
13.孙正聿在北京、昆明、广州作学术报告。
14.贺来教授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大会青年学术专场作报告。
15.王振林教授参加“中西哲学中的身体问题”学术研讨会。
16.王庆丰教授参加首届全国青年马克思哲学对话会。
1、我中心举办纪念高清海先生逝世10周年学术研讨会。
10月13日,纪念高清海先生逝世1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心校区召开。来自美国、韩国和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诸多高校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大部分嘉宾是高清海先生的生前好友、师门弟子。研讨会还吸引了很多前来学习的青年师生。本次研讨会由哲学社会学院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办。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贺来主持会议,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资深教授、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孙正聿致开幕词。
学术研讨会共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在前三个阶段的专题报告环节中,与会学者分别围绕高清海先生的学术思想、理论价值、育人经验、逻辑延展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学术研讨。在第四个阶段的自由讨论与发言环节中,与会学者围绕专题报告内容各抒己见,言辞中无不流露出对高清海先生学术成就的肯定,表达了对高清海先生的缅怀之情。研讨会后,就成立“高清海学术基金”事宜进行了讨论。
2、我中心成员获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我中心成员荣获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其中:孙正聿教授获著作类一等奖;邴正教授、贺来教授、张盾教授获论文类一等奖;王庆丰教授获论文类二等奖;刘福森教授、王立教授获论文类三等奖。
3、孙正聿的《人的精神家园》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2014年12月9日,教育部和《光明日报》在北京大学启动“大家写小书,名师大讲堂”系列活动。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在致辞中说,“厉以宁、张岂之、林崇德、孙正聿等一批名师大家,将深厚的理论积淀化为通俗的阐释语言,撰写了一系列兼具科学性和可读性的社科普及读物,体现了‘大家写小书’的意义和价值。”
2014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孙正聿关于撰写《人的精神家园》的感言。孙正聿在感言中说:“通俗,深刻,优雅,这是我对优秀的科普读物的理解。通俗,强调的是可接受性,这就要突出读者所关切的问题,从‘读者逻辑’而不是‘作者逻辑’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读者一起思考和探索问题。深刻,强调的是思想启迪。这就要突出作者的专业性,把概念、范畴作为人类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从‘理论研究’而不是‘现象描述’去分析问题,引导读者感受理论的魅力。优雅,强调的是精神享受,这就要求作品生动活泼,从容淡定,循循善诱,转识成智,使读者在阅读中激发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提升理论境界。”
4、王庆丰荣获“吉林省第十三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根据《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和管理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吉林省第十三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工作的通知》、《关于公布吉林省第十三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名单的通知》文件精神,经学校推荐,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审核、考察,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集中公示,省政府批准,中心研究员王庆丰教授获“吉林省第十三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5、孙正聿接受人民日报采访:《五位一体 共筑文明》。
2014年8月25日,中心主任孙正聿接受人民日报采访:《五位一体 共筑文明(对话价值观:文明篇)》。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多维性、时代性和渐进性等问题,孙正聿指出,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标志着社会进步的程度。社会文明的程度决定了个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伦理需求的满足程度。理解文明要从个体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关系,以及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关系这两个角度去理解。现代化是当代人类必须共同经历的文明形态,但不能用西方特定的模式去规定它,我们不能否定文明的多样性、多元性。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是中国文明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文明的养成要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每个人都要对文明发挥自己的作用。个人文明的养成要形成自己的充实的精神家园。培养个人的精神家园,需要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
6、贺来教授论文入选《思想的历程:光明日报65年理论文章集萃》。
在光明日报创刊65周年之际,光明日报社汇编了“光明日报65周年纪念文集”:《思想的历程:光明日报65年理论文章集萃》。本书编者称,本书从光明日报65年的内容中精选了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65篇文章,堪称一部当代历史的“观念里程碑”。贺来教授的《划界与越界:哲学介入现实的基本方式》一文入选此书。
7、孙利天教授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孙利天教授、黄杰发表于《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3期的论文《寻求根基性的存在经验》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作者认为,一个时代的哲学理念需要时代经验的支撑,一个民族的哲学理念需要该民族历史经验的支撑,在当代对存在意义的理解需要一种基本的存在经验的支持,这种哲学理念才能是在时代中、在民族中有着根源性或者说是扎了根的哲学理念,否则就只是一些抽象的学术化术语。在这样的意义上,在我们当下的时代进程中,要理解存在、把握现实进而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或许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寻找我们自己具有根基性的存在经验。
8、王立教授在《哲学研究》2014年第10期发表论文。
王立教授在《哲学研究》2014年第10期发表论文《也论分配正义——兼评姚大志教授和段忠桥教授关于正义之争》。作者认为,无论是对于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哲学研究趋势)还是现实生活(国家和社会要求“公平正义”像阳光一样普照),“正义”在当前中国都的确是一个关键词。如何诊断、理解和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正义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学者和思想家关注的焦点。虽然,平等主义在当代正义话语中起支配作用,但它的分析路径和解决方式无法适用于当前特定的社会现实。本文认为,应得的正义话语是我们理解正义的更好路径。首先,不平等是分配不正义的表现,但不平等的现实根源在于以劳动收入为表征的应得实践不足;其次,分配正义原则的建构首先应该关注应得,应得的充分实践能促进社会的平等;最后,应得能使正义和效率自然的有机统一起来,并在实践层面上优先于平等原则,只有应得充分实践之后平等才有意义。
9、李大强教授主讲的课程被教育部确定为“精品视频公开课”。
近日,李大强教授主讲的课程《悖论解密》在“爱课程”网站发布,并被教育部确定为“精品视频公开课”。该课程的目的是面向本科生——尤其是非哲学专业本科生——介绍关于悖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确表达能力。该课程的目标是以尽量简单的逻辑学知识为基础介绍相关悖论的生成背景、构造技巧和解决方案,使得没有受过系统的逻辑学和哲学训练的学生对悖论的原则、方法和后果获得清晰的整体理解。
10、孙正聿参加第三届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
2014年10月24—25日,由南京大学和庆尚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韩国庆尚大学召开。中心主任孙正聿应邀出席会议,并作《毛泽东的“实践智慧”的辩证法》主题报告。报告受到与会者的关注,获得广泛好评。
11、孙利天教授、贺来教授参加第四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
2014年12月13日,主题为“现代性与中国精神”的第四届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在上海开幕。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办。论坛除开幕式和主题发言外,还包括四个分会场,来自全国哲学界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与会专家希望通过论坛构建中哲、西哲、马哲的沟通平台,回应时代问题并予以实质性探讨。中心副主任孙利天教授、贺来教授出席论坛发表报告,并担任评论人。
12. 张盾教授参加第十四届马克思哲学论坛。
2014年10月24—25日,由浙江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浙江金华市举办,我中心主任助理张盾教授出席会议,并作大会发言。
13、孙正聿在北京、昆明、广州作学术报告。
2014年11月18日,中心主任孙正聿在北京为全国出版培训中心作关于“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园”的学术报告。11月20日、21日在云南大学分别作了关于“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和“学术研究要用心于真”的学术报告。11月26日在广州为中山大学师生作“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的学术报告。
14、贺来教授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大会青年学术专场作报告。
2014年11月30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大会青年学术专场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来自江苏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百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的时代担当”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贺来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陌生人”的位置——“他人”对于我们的价值》的主题报告。
15、王振林教授参加“中西哲学中的身体问题”学术研讨会。
2014年11月8—10日,由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教育部社科中心《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杂志共同承办的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14年年会暨“中西哲学中的身体问题”学术研讨会在科学馆召开。中心研究员王振林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
16、王庆丰教授参加首届全国青年马克思哲学对话会。
2014年12月27—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全国青年马克思哲学对话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央党校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6名青年学者,围绕黑格尔思想中的经济学与哲学问题、重思马克思与黑格尔的“颠倒”问题以及马克思与黑格尔关于历史性与现实性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中心研究员王庆丰教授出席此次会议,并作发言。
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送:校领导、校长助理、学校相关部门、相关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张盾 电子信箱:zhangdun@sina.com
郭夏 电子信箱:guoxia@jl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