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工作 > 中心简报 > 正文
反思与奠基 在 星期一, 12/07/2015 - 09:42 提交

 
 
 
2013年第3期(总第37期)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2013年7月8日
 
 
 
目      录
 
1.我中心主办“马克思与我们时代的哲学"学术研讨会。
2.孙正聿为全校师生作题为“勇于承担 实现梦想”的讲座。
3.姚大志参加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高端论坛。
4.韩志伟、王福生获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5.漆思获得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
6.孙正聿《人生哲学读本》入选全国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初评图书。
7.贺来出版新著。
8.张盾在《哲学研究》发表论文。
9.孙利天、邴正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10.王庆丰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11.孙利天、漆思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
12.姚大志、贺来获任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
13.贺来参加“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
14.漆思的政协委员提案获得长春市政协立案。
 

1.我中心主办“马克思与我们时代的哲学"学术研讨会。
 
2013年6月29日——30日,“马克思与我们时代的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松原巿举行。会议由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4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类社会发展”、“马克思哲学与哲学的未来”以及马克思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诸多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我们必须强化哲学对我们时代的理解和把握,对现时代的认识和洞察是今后哲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是我们时代的哲学的合理形态。本次研讨会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对于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深化对我们时代的理解和把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孙正聿为全校师生作题为“勇于承担 实现梦想”的讲座。
近日,在由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生工作部联合举办的“思想•理论•人生:100讲”现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勇于承担 实现梦想”的讲座,畅谈了梦想与“生活、现实、担当”之间的关系。
孙正聿认为,“梦想就是能够过着幸福的生活。幸福就是能够实现梦想中的生活。无论梦想还是幸福,都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孙正聿建议同学们多积累文献、思想和生活方面的知识。他说,追求成功的心理合乎人的本性,但不要有嫉妒心理,应当永远只和自己比。他同时列举马克思在中学时写下“为全人类而工作”的例子说明真正的幸福不是别人给了你多少,而是你给了别人多少。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韩晓峰主持专题讲座并表示,孙正聿教授的讲座为梦想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希望吉大学子通过参加学校‘我的中国梦’系列教育活动,能够真正地深入理解、认真实践,锤炼自我、追求卓越。
 
3.姚大志参加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高端论坛。
 
5月22日,由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共同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高端论坛——社会公正三人谈”在东荣大厦会议中心成功举行。姚大志教授作为本次论坛的特邀嘉宾做主题演讲;社会科学处霍志刚处长致开幕辞,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的李晓教授做总结评论。
 
 
 
 
4.韩志伟、王福生获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已完成评审工作,共有241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24项部省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通过评审。我中心研究员韩志伟教授的“实践辩证法研究”、王福生教授的“自由的谱系”通过评审。
 
5.漆思获得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
 
中心研究员漆思教授2013年6月获得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为13@ZH021,首期资助经费20万元。
 
6.孙正聿《人生哲学读本》入选全国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初评图书。
日前,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生哲学读本》经专家评审,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为第五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初评入选图书。
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撰写的《人生哲学读本》,是关于人生哲学的普及型、大众性通俗理论读物。全书14万字。该书为2012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被原新闻出版总署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重点出版物。在书中,孙正聿教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讲述了一个当代人应当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什么样的哲学修养和精神追求。全书构思别具匠心,以“人的世界”、“人的人化”和“人的追求”为上篇、中篇、下篇;内容充实厚重,每篇都有具体的分析和论证;形式生动活泼,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语言清新隽永,容易为大众接受。
 
7.贺来出版新著。
 
中心副主任贺来教授《主体性的当代视域》一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入选了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在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刘奇葆等领导同志为入选作者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并进行了表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于2010年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设立,旨在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示范引导作用,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优良学风打造精品力作,进一步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成果文库》每年评审一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封面、统一版式、统一标准”的方式组织出版入选作品。贺来教授是我院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第二部著作。
8.张盾在《哲学研究》发表论文。
 
中心研究员张盾教授、张凇纶在《哲学研究》2013年第4期发表《从个人原则到社会原则:“道德政治”谱系中的黑格尔》一文。文中指出:个人与社会构成政治价值的两极,个人原则与社会原则之间的张力关系是西方政治哲学演进的核心问题。黑格尔法哲学的重大理论贡献在于,它让近代政治哲学在全新时代条件和更高理论思维水平上回归到由斯多葛学派为西方政治哲学开创的对于政治的原初理解,即:政治的最高目标是道德性即“应当存在的正义”,政治的本质则是精神的自由的创制领域;这种应然目标和精神本质表现在:社会原则高于个人原则、公共善高于私利。黑格尔以此敞开了通向马克思更彻底社会原则的道路。
 
9.孙利天、邴正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中心副主任孙利天教授与博士生高苑发表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的论文《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主体自觉》,被《新华文摘》2013年第12期全文转载。文章指出:自近代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以来,数代中国哲学家就共有一个理想,即创造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并使中国哲学走向世界进而产生重大的世界影响。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来说,现在需要做的更真实的工作是如何去寻求、建构、凝练当代哲学的中国元素,找到那些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为此,无论是对中国哲学史自身的研究还是要实现某种“创造性的转化”,首先要有对中国哲学的当代意义的主体自觉,更要有对研究者自身的主体自觉,而基于中国哲学自身特质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来说也必然要求一种心灵的修养和实践。
中心研究员邴正教授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3期的论文《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形象与文化符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思考》,被《新华文摘》2013年第11期全文转载。作者提出文化的典型表征就是文化符号。文化符号是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典型表征形象。文化符号的形成标志着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对文化自身特质的文化自觉和文化的继承传播。文化多元化造成文化符号的多元化矛盾,这也体现在中国文化符号认同与选择上。应该把当代文化的多元板块之间的互动看成是一个多层次融合的过程,加强文化共性的沟通与融合。
 
10.王庆丰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中心研究员王庆丰教授发表在《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1期的论文《超越“资本的文明”:“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道路》,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文中描述了两极分化、权钱崇拜是“后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所面临的最重要的现代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驯服资本。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样本,但同时也造成了现代社会不可克服的矛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寻求一条超越“资本的文明”的道路。从精神——文化建制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需要建立一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客观精神;从政治——法律建制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应当建构一种控制和驾驭资本逻辑的政治与法治体制。只有从这两条路径同时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成为可能。
11.孙利天、漆思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
中心副主任孙利天教授与博士生高苑发表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的论文《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主体自觉》,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
中心研究员漆思教授发表在《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的论文《文史哲会通的人性自觉与中国哲学史的重写》,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作者指出文史哲都旨在观照人性奥秘与提升世道人心,当代文史哲应当“分科不分家”。文史哲的会通,就要使文学对人情世事体验的情感表达与心灵意会、史学对生活变迁洞察的实践理性与历史智慧、哲学对宇宙人生感悟的本体追问与终极关怀等独特生命领会得以沟通和共享。文史哲会通的视界融合,在于探寻领会人文世界的逻辑和方法,促进人们对人文思想史的重新理解。对中国哲学史的当代书写来说,要自觉把握中国人文传统的思维方式与思维特质,体现中国哲学注重人性悟觉的生命智慧,恢复中国哲学的自性与自信,以人文情怀与世界眼光重振中国哲学思维的独特优势,并以包容性价值观重建文史哲会通的开放性人文科学,塑造和引领全球化时代新的人文精神。
12.姚大志、贺来获任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教育部关于成立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中心专职研究员姚大志教授获聘2013-2017年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心副主任贺来教授获聘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任期自2013年4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13.贺来参加“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
近日中心副主任贺来教授赴东南大学参加“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和挂牌仪式,并作为协同单位代表发言。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作为主要协同单位,与东南大学伦理学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中心”成立后将把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引入人文科学尤其是道德哲学的价值关切与思辨研究,在学术和现实层面努力解决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发展的前沿性问题。“中心”还将致力于建成国内“四个第一”,即第一个伦理实验室、道德国情调查中心、伦理关怀中心和社会风尚研究与管理中心”。贺来教授于同期在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作”哲学的现代研究方式“的学术讲座。
14.漆思的政协委员提案获得长春市政协立案。
 
中心研究员漆思教授作为第十二届长春市政协常委,今年初提交的两份政协委员提案:《关于以文化民生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战略,创建现代化名城“幸福长春”的提案》、《关于提高长春市青少年体质的提案》,获得长春市政协立案,已正式转交长春市政府主管部门于2013年6月得到有效办理。
 
 
 
 
 
 
 
 
 
 
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送:校领导、校长助理、学校相关部门、相关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张盾                电子信箱:zhangdun@sina.com

发行时间: 
星期一, 七月 8, 2013
    • 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可以转载,或者已经得到本站授权外,请勿转载!

    •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文章、图片及非本站版权所有的影视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