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成果 > 中心论文 > 正文
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
  • 作者: 孙正聿
  • 发表期刊: 2009-07-01
  • 转载刊物:
  • 成果级别: A
  • 作者:孙正聿

    《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一文发表后,得到学界的关注。读过李荣海教授与之商榷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及其世界观意义》(以下简称“李文”)后,我感到有些理论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仍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问题。

    一、世界观及其解释原则
    当着人们把哲学定义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时,人们对“世界观”这个概念本身的理解不仅是有歧义的,而且正是由于这种歧义构成对哲学的不同理解。这就是说,在对“世界观”的理解中,蕴含着各不相同的解释原则;只有揭示这些不同的解释原则,才能澄明各种不同的哲学世界观。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地揭示了由三种不同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世界观理论:一是以客体的或直观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二是由抽象的能动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三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所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这三种解释原则,构成了三种世界观,亦即构成了三种不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革命,从根本上说,是关于世界观的解释原则的革命。正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全部旧哲学,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解释原则,这是我所写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一文的基本出发点;正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构成与“李文”的原则性分歧。

    关于“世界观”,“李文”认为,“自然、社会、思维几个领域,基本上对应了整体世界的所有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是通过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进程,参照各领域的科学发展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传统教科书中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内容,如果讲的是世界的本质及运动状态的问题,意识论、认识论则是讲的人如何把握世界的问题,而‘历史观’,即是讲的人及其社会发展规律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汇总、提炼,才构成哲学世界观的整体内容”。“李文”的这些论述表明,他所理解的“世界观”,就是关于“整体世界”的观点,并具体地表现在唯物主义、辩证法、意识论、认识论和历史观之中。在我看来,“李文”对世界观理论的这种理解和解释,恰恰是忽视了马克思的以“人的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的哲学革命的真实意义,因而仍然是以旧唯物主义的客体的或直观的解释原则来看待世界观——把世界当作与人的感性活动无关的“直观”的对象。在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相区别的意义上,我曾把这种解释原则称之为“观世界”的解释原则(参见2001年第1期《哲学研究》刊登的《怎样理解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正是由于对“世界观”及其解释原则的不同理解,关于传统哲学教科书的缺陷,以及为何和如何克服这些缺陷,我与李先生的理解具有原则性区别。“李文”一开头就提出,“由于存在结构安排不合理”,“板块划定”,“主观随意、不严谨”等缺陷,传统哲学教科书才“构成人们怀疑的对象”。在我看来,“李文”所指认的这些“缺陷”,既不是教科书的根本问题,更不是其深层的“哲学意义上的理论困难”。
    就传统哲学教科书贯彻自己的关于世界观的解释原则而言,它的结构框架是“合理”的,而决不是“主观随意”的,它的整体叙述是“严谨”的,同样不是“主观随意”的。在结构安排、理论论证以及语言锤炼这些方面,传统哲学教科书不仅是值得尊重的,而且是需要借鉴的。传统哲学教科书的根本问题,在于其关于世界观的解释原则,即:它是否超越了旧唯物主义的“客体的或直观的”解释原则而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或“人的感性活动”的解释原则?因此,教科书的深层的理论困难是在于:人对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关系?究竟应当以怎样的解释原则来构建合理的世界观?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怎样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以怎样的解释原则构成自己的世界观?正是针对世界观的解释原则,我才提出“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的问题,并得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基本结论。在世界观的解释原则的意义上展开讨论,才能推进传统哲学教科书改革,从而在新的世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
    我之所以认为传统哲学教科书的主要缺陷不是表层的体系结构安排上的“逻辑困难”,而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深层的“理论困难”,是因为我们面对这样一个根本性的理论问题:“是否存在一种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还是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在这里,我是从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解释原则提出问题的,是从历史唯物主义与这一解释原则的相互关系提出问题的;然而,李教授的商榷文章,一方面是模糊了这个问题本身,另一方面则是坚持了传统哲学教科书的解释原则。

    “李文”以主要的篇幅讨论的问题是:把“历史”作为解释原则的唯物主义,还是否是把“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唯物主义?“李文”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框架,本身均是社会历史领域中的问题”,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唯物主义”。这个论证,模糊了我所提出的问题,从而也冲淡了问题的实质。我所提出的问题是: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这个新世界观的“理论硬核”或“解释原则”到底是什么?是否存在“独立于‘历史唯物主义’之外或超然于‘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通过讨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全面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我在自己的文章中所得出的基本看法是:“正是针对全部旧哲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以‘历史’即‘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观点重新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文章中明确地提出:“这个‘新世界观’的实质内容是‘新历史观’,这种‘新历史观’的真正意义是‘新世界观’。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意义上,‘新历史观’构成‘新世界观’”。这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当然是一种“历史观”;然而,正是由于人们通常仅仅从“历史观”去理解和看待历史唯物主义,因而没有在“世界观”的意义上理解和看待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是要论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真实意义,而不是论述把“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观”。

    在我看来,正是由于李教授仅仅从“研究对象”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因而也只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李文”提出,“马克思哲学世界观体现在本体论、自然观、社会观、实践观等之中,没有历史观等,就不可能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等构成了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内在结构,是哲学世界观的主要内涵的基本方面”,“没有唯物史观,就不可能形成统一的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因而也就不可能有辩证唯物主义”。在这里,“李文”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新世界观”的两点根据:其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体现在包括历史观在内的各个哲学领域,这些领域都具有世界观意义;其二,历史唯物主义在这个“新世界观”中具有某种特殊的重大意义,即“没有唯物史观,就不可能形成统一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李文”的这种论证,一方面是模糊了自然观、历史观、社会观、实践观所具有的世界观意义与我所论证的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解释原则的关系,另一方面则显露了他所坚持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解释原则——独立于历史唯物主义之外或超然于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辩证唯物主义。这正是传统哲学教科书的解释原则。

    “李文”说,“我们没有必要纠缠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孰先孰后无谓争执,因为这种讨论与‘鸡生蛋、蛋生鸡’类的扯皮话题在荒诞性上毫无二致”。然而,“李文”的观点恰好表明,关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这决不是一种“无谓争执”,但却不是李文所说的“孰先孰后”的争执。这是因为:其一,讨论这个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即通常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界说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而将历史唯物主义视为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广和应用”于历史领域而形成的历史观。因此,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不是二者“孰先孰后”的问题,而是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世界观的问题。“李文”认为,“从逻辑生成关系上看,辩证唯物主义是在人们对自然、历史、思维等具体领域的把握、认识中而逐步综合、提炼而形成的。”“没有唯物史观,就不可能形成统一的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因而也就不可能有辩证唯物主义”。这种看法,是以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必须包含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凸显了辩证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思想内涵。这正是传统哲学教科书的解释原则,也正是我们讨论的实质性问题。其二,讨论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即究竟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及其根本的解释原则,从而在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这个讨论决不是“无谓争执”。《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一文正是基于这两点考虑而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是在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中诞生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硬核”或“解释原则”而彪炳于世并与其他哲学区别开来的。因此,只有在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意义上,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在我看来,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具有双重内涵:一是理论旨趣和理论使命的革命,一是理论硬核和理论内容的变革。就前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沿着旧哲学的逻辑追寻“世界何以可能”,而是从“创立新世界”的历史任务出发追寻“解放何以可能”(参见2002年第9期《学术月刊》刊登的《解放何以可能——论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因此,把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分解为“本体论、自然观、社会观、实践观”,就不仅仅是模糊和冲淡了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而且会把追寻“解放何以可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追寻“世界何以可能”的旧哲学;就后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以“客体的或直观的”解释原则描述“世界究竟怎样”,而是以“人的感性活动”的解释原则反思“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因此,仅仅把“历史”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就不仅仅是模糊和冲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而且直接导致以旧唯物主义的“客体的或直观的”解释原则去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因此,问题的实质既不是“李文”所论证的自然观、历史观、社会观、实践观是否具有“世界观意义”的问题,也不是“李文”所说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孰先孰后”的问题,而是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所蕴含的新世界观的解释原则问题。

    从“解释原则”的角度重新反省“世界观”,特别是从“解释原则”的角度重新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这是在新的世纪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的“前提性、基础性”问题。作为一家之言,我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论证是,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不仅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根本性批判,也是对旧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性超越。“无论是‘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以‘直观’的方式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还是全部的唯心主义哲学以‘抽象’的方式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它们的‘世界观’都不是人与世界的现实的(真实)的关系,因而都只能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只不过是以其‘神秘东西’来‘解释世界’,而无法‘改变世界’。只有超越这些‘神秘东西’,‘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来回答人对世界的关系,才是真正的‘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真正意义的哲学革命,它在唯物主义的历史上实现了从‘直观’的唯物主义到‘历史’的唯物主义的革命,从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的革命。”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世界观”的解释原则,集中地、深切地体现了马克思的“解放何以可能”的哲学使命和马克思的“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哲学内涵,因而是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

    三、作为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念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引起争议的核心观念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念。“李文”正是对此提出质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可以统一到‘历史’这一过程性的抽象原则上去?‘历史’的解释原则究竟怎样贯彻?”

    关于“历史”,马克思曾明确地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页)。在马克思这里,“历史”并不是某种“过程性的抽象原则”,而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即人的存在方式以及由这种存在方式所构成的人的全部的“人的关系和人的世界”。以“历史”的解释原则而构成的世界观,就是以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为解释原则而构成的世界观。
    “历史”作为“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的独特的存在方式的思想内涵,也就是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世界的独特关系的思想内涵,深刻地揭示了人的现实世界(生活世界)的思想内涵。在马克思这里,“历史”不是外在于“人的活动”的抽象“过程”,“历史观念”也不是脱离“人的活动”的“抽象原则”;恰恰相反,“历史”就是“人的活动”,“历史观念”就是以“人的活动”来揭示人的存在方式、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揭示人的现实世界(生活世界)的哲学理念即关于世界观的解释原则。

    作为“人的活动”的“历史”,它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历史”的存在。人类不是以动物的本能适应自然而维持自身的存在,而是以“人的活动”改变自然而维持自身的存在;人类不是以物种的自我“复制”而延续本物种的存在,而是以“人的活动”发展自身而延续自身的存在。马克思说,“人的存在是有机生命所经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只是在这个过程的一定阶段上,人才成为人。但是一旦人已经存在,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545页)。人自身作为历史的“前提”和“结果”,以自己的活动构成自己的历史,以自己的历史构成自身的存在。离开人的“历史”,就会把人的存在方式抽象化,把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抽象化。只有从人的存在方式去理解“历史”,才能理解“历史”观念的世界观意义。

    “历史”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构成人与世界的现实的(真实的)关系。人对世界的独特关系,是以人的独特的存在方式即“人的活动”为前提的;离开人的独特的存在方式即“人的活动”,就不存在人与世界的独特关系。人的存在就是“人们的现实的生活过程”,就是在“历史的进程”中所构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无限丰富和不断变革的“关系”。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每个时代向它提出的首要问题,都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时代性变革问题,也就是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的时代性变革问题。这包括:人的存在方式是历史性变革的,人的世界图景是历史性变革的,人对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的自我意识是历史性变革的,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终极关系是历史性变革的。肯定人对世界关系的历史性,我们才会自觉地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切的“世界观”问题:以人的当代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对世界的当代关系是怎样的?以当代科学为中介的人的当代世界图景是怎样的?以人的当代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当代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终极关怀是怎样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市场经济所构成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方式,在当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怎样追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的永不枯竭的生命力。

    正是由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念的不同理解,“李文”在把“历史”视为过程性的抽象原则的前提下,具体地提出相互联系的两点质疑:其一,“辩证法本身即含蕴这历史性、矛盾性、过程性、发展性思维的要求,远比‘历史’性原则深刻的多”,为何不把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解释原则?其二,“黑格尔在自己的哲学中确实贯彻了‘历史性’原则”,但却构成了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历史”性原则怎么能“构成哲学的可靠基础”?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诉诸于哲学史,特别是诉诸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继承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念,是人类思想史的结晶和升华。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黑格尔对哲学思维的理论自觉,深切地体现在他所说的“哲学是最具体的”,“哲学是最敌视抽象的”。在黑格尔看来,哲学对“世界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的追问,都不应该停留于对“世界”、“认识”、“自由”的抽象追问,而必须诉诸于对人类思想史的考察,诉诸于对“世界”、“认识”、“自由”的思想内涵的概念式把握,从而达到“全体的自由性”与“各个环节的必然性”的统一。这是黑格尔的“历史”观念,也是黑格尔以 “历史”观念所构成的概念辩证法——人类思想运动的内涵逻辑、人类争取和实现自由的思想内涵逻辑。在黑格尔这里,作为思想的内涵逻辑的辩证法,既不是与“理论”相分离的“方法”,也不是与“内容”相分离的“形式”,因而并不是某种“抽象的原则”,而是关于“具体的普遍性”的逻辑——概念展现自身的丰富性的“历史”。马克思的“历史”观念及其辩证法,是以黑格尔的内涵逻辑为理论资源和理论前提形成的;离开黑格尔的内涵逻辑以及对这个内涵逻辑的深刻理解,就无法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观念及其辩证法,也就无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及其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把“辩证法”当作可以随意套用的“抽象原则”,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以“非历史”或“超历史”的观念去看待和“运用”辩证法,把作为内涵逻辑的辩证法变成了与“理论”相分离的“方法”、与“内容”相分离的“形式”。“历史”的观念是黑格尔的内涵逻辑的辩证法的灵魂,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从黑格尔哲学那里汲取的思想精华。

    在黑格尔的意义上,“历史”是思想自己运动的历史,“辩证法”是思想构成自己的逻辑,因此,黑格尔的“历史”和“辩证法”,是马克思深刻地揭示的“无人身的理性”的自我运动。这就是黑格尔以其“历史”观念所构成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这个唯心主义世界观,以思维规定感性的解释原则,“颠倒”了人与世界的现实(真实)关系。然而,黑格尔的“历史”观念的“真实意义”是在于,这种观念“颠覆”了对“世界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的抽象追问,把哲学从“抽象的普遍性”升华为“具体的普遍性”,以其“天才的猜测”表达了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历史的关系,因而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参见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48页)。马克思恩格斯则是以黑格尔的历史观念——思想的内涵逻辑——为重要的理论资源,以现实的(真实的)“历史”——“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作为自己的新世界观的解释原则,揭示了人自身的存在方式、人以自己的存在方式所构成的人与世界的无限丰富的矛盾关系、人以自己的存在方式所实现的人自身的发展。这就是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念所构成的存在论、真理论和价值论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逻辑——历史的内涵逻辑。这个历史的内涵逻辑(而不是黑格尔的思想的内涵逻辑),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内容而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

     

      • 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可以转载,或者已经得到本站授权外,请勿转载!

      •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文章、图片及非本站版权所有的影视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